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

ID:57263155

大小:4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8-07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_第1页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_第2页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_第3页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_第4页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地理答题思路一、位置和区域1.某地的地理位置特征: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的特征。其中,绝对位置即为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如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傍依的山河或所处地形区部位等)、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位置、所处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政治地理位置(相邻的行政区等)。2.某区域的区域特征:包括突出的位置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3.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河湖)、生物(植被和动物)、土壤、资源等方面的特征。4.某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外贸特征等)、农业、工业、

2、交通、人口、城市、文化与习俗等方面的特征。二、地形:1.某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从海拔、地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及分布、特殊地貌类型及分布等方面说明。2.水库大坝选址条件——①地形条件:大坝选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等高线近于闭合的地段。“口袋形”区域的出口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②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带等;③社会经济条件: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3.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原为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四川盆地成因与此相同)三、气候:1.气候特征:主要指

3、气温(高低及变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两大方面,有的地区还应描述水热组合状况(如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和一些突出的气候要素的特征(如光照、风、气压等)。2.气候成因分析: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纬度(太阳辐射,影响气温)、②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或季风环流;主要影响降水)、③下垫面(地面状况——海陆位置与分布、地形地势、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植被状况等)、④人类活动(城市热岛,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3.影响气温的因素:⑴纬度(或太阳辐射):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气温年较差从低纬向高纬递增;气温日较差以副热带大陆

4、的沙漠最大,赤道和高纬度较小。⑵下垫面状况——①地形地势:包括海拔高度、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谷地盆地夏季热量不易散失而成为高温中心,冬季易使冷空气堆积形成低温中心(但若周围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侵入也会成为温暖中心);高大地形阻挡了冷空气可使其附近温度较同纬度高;背风坡气流下沉产生的焚风效应使温度较高;山地比附近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②海陆位置:主要指离海远近,受大陆或海洋影响的大小。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④植被状况:植被覆盖影响吸热与放热,植被可调节气温;植被良好的绿地气温日较

5、差和年较差均小于裸地。⑤不同性质的地面反射率不同: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⑶大气运动:如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⑷天气状况:阴雨天和晴天的气温及日较差不同。⑸人类活动: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4.影响降水的因素:⑴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⑵地形地势:迎风坡多;背风坡少;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⑶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东岸或西岸。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⑸其他下垫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⑹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5.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②海拔高度:影响空

6、气密度、日照长度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③天气状况:影响云量。(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阴天相反。)四、河流和湖泊:1.河流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①水文特征:一般指径流量大小、水位和流量的季节与年际变化(汛期和枯水期时间及长短、有无断流等)、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②水系特征:主要指河流的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道弯曲程度、河床特征、水系形状(河流干支流排列形状)等。2.影响河流航运价

7、值的因素(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⑴自然因素:①地形——水流速度:地形影响落差进而影响水流速度。流经平原的河流河宽水缓,有利通航。②气候——径流量及变化、结冰期或封冻期:a、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及季节变化。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b、气温——影响水温,从而影响结冰期或封冻期,影响通航时间。③水系特征——河道宽阔,河网稠密,有利于航运。⑵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航运发展。3.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A、自然原因——①地形以平原为主,使河流河宽水缓

8、,利于航行;②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使该地区河网密布,河流流量大而稳定,且河流不封冻,全年均可通航。B、社会经济原因——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