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

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

ID:57281924

大小:342.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9

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_第1页
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_第2页
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期广东土木与建筑No.32009年3月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MAR2009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刘晓彬(南沙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州511455)摘要:本文对广州南沙地区的地貌类型、水文地质情况、软粘土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南沙的地质条件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等提供依据。关键词:地质条件;软粘土;南沙TheGeologicCharacteristicandDistributioninNanshaAreaofGuangzhouL

2、iuXiaobin(Guangzhou-NanshaConstructionQuality&SafetySupervisionStationGuangzhou511455,China)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dthephysiognomytypes,hydrogeologicalcondition,theengineeringcharacteristicofsoftsoilinNanshaAreaindetail.Itanalysesthegeologiccharacteristicanddistr

3、ibutioninNanshaArea.Theresultsaregoingtoserveforthedesignandconstructionofengineering.Keywords:geologicCharacteristic;softsoil;NanshaArea沙深湾:大面积分布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1地理及地质概况粗粒(或班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南沙的黄山台一带,以及黄阁的大山乸等地;四纪(迄今250万年南沙地区位于113°20′114°00′至现在)以来,地壳经历继承性升降运动与相对稳广州市南端,东临狮

4、佛山广州定阶段,第四系晚更新统和全新统沉积发育。万顷东莞子洋,西临洪奇沥水23°00′沙上层沉积物以海相沉积为主,岩性多为粉砂质淤道,南濒珠江入海泥.局部地区为砂或浅风化粘土,含大量咸水种硅藻口,地处珠江三角洲深圳和少量孔虫。下层沉积物则以陆相沉积物为主,万中山珠江口几何中心(如图1),伶仃洋顷沙五涌总厚度25.4~45.8m。香港22°30′是珠江两岸和穗港珠海南沙地区的三角洲原是河口,约形成于晚始新澳门澳水陆交通枢纽,水世晚期初,晚更新世未至全新世早期海退成陆,全图1广州南沙区地理位置图[2]上运输通过珠江水新世中期发生桂

5、州海侵后再度成为河口湾。有研究系和珠江口可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认为现番禺区境内平原主要是两、北江干流通过桥南沙地区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台地后冲积成的冲缺三角洲,本区域的潮坪和浅滩成,冲积平原主要由三角洲冲积土形成,占陆地面属于淤涨型,不断淤高和向海伸展。积的大部分;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南沙街道,多为低丘;一些孤丘由白垩系红色砾岩组成,低洼区由2南沙区地貌特征第四纪河口相沉积物组成。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发育断裂,形成不同展布方向的断裂,区内主2.1流水地貌要有沙湾断裂、洪奇断裂带、狮子洋断陷和万顷沙⑴侵蚀、剥蚀构

6、造地貌:高丘陵峰顶高度250~断陷,以及产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基底由古生界500m,分布于南沙黄山鲁,最高为海拔295m;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⑵剥蚀、侵蚀地貌:低丘陵峰顶高度250m以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于南沙的塘坑至南沙林下,分布于南沙的大角山、鸢鹅山、黄阁镇、大虎山场茸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混合花岗岩分布限于南等地。432009年3月第3期刘晓彬:广州南沙地区地质条件与分布状况分析MAR2009No.32.2海成地貌最高潮位以(2~6)mma的速度上升。广州市区珠江⑴三角洲冲积平原:分布于南沙全境

7、,地面平口最高水位70年来上升0.6m,40年来上升0.2m,坦,由北、西北向东南降低,境内水网密布,河涌交导致洪潮水位相应抬高、现有堤围防御能力下降、错,连片的耕地,间有丘陵点缀。土地主要为沙田,水灾加剧、海水倒灌变咸、滩涂丧失、沙田内涝渍水还有围田和少量岗地;等生态环境变化,应引起注意和采取相应对策。⑵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分布于灵山西侧、黄阁、乌洲岗东侧等地。4南沙区软粘土特征2.3潮间带地貌⑴海成沙坝(堤)和沙滩(海滩):分布于万顷南沙区在长期的河流冲积和海潮进退作用下,沙龙穴岛铜鼓山东侧、南沙鸢鹅山东侧;沉积了深

8、厚的海陆交互相软土,且在软土层内夹有⑵泥滩(潮坪):分布于南沙、万顷沙、新垦,面厚薄不一的薄层粉细砂层,具有一定的水平层理,积较大;由于河流及海潮的复杂交替作用,使淤泥与薄层砂⑶红树林滩:分布于万顷沙十九围东、洪奇沥交错沉积,交错成不规则的尖灭层或透镜体夹层。水道河岸、南沙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