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

ID:57282594

大小:2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09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_第1页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_第2页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_第3页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机窄边框点胶工艺结构       消费类移动电子产品更新速度是极快的,技术和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然机会就多多。我们永远要保持住自己的平常心耐住岁月的考验,不断学习进步终有成功的一天!.    原装三星S4整机宽度是69.80;5.0寸FHD的屏,1920*1280。正面主屏显示区域到TP的边缘约2.0MM,整机的宽度可谓做到了极致。为什么这么讲?常规我们接触的屏厂5.0寸FHD的屏宽度是64.59;常用的HD的屏宽度更是达到了66.10。做相同类型设计的机器,按较窄屏边计算69.80-64.59=5.20/2=2.60;得出的2.60这个数据还要减去面壳的宽度0.60MM;最后

2、得出TP两边黑边的宽度为2.0MM  (点胶结构设计参数如下),很多厂家吹牛最窄可做0.35,建议的是最少宽度做到0.80降低加工难度。         接上图2(魅族2)   原装魅族2的整机宽度是64.90;4.4寸1280*800屏,整机的宽度抓握手感非常好,正面主屏显示区域到TP的边缘很窄 常规我们接触的屏厂4.4寸的屏宽度是60.00; 按上述的结构实现用点胶工艺也是可以实现的.    手机触摸屏与框架粘接使用的粘接剂(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粘框方案)    目前,智能手机都在向大屏幕窄边框方向发展,以后窄边框手机会越来越多,而双面胶已经达不到各项指标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家改用

3、点胶方案,目前市场上手机tp与支架粘结点胶工艺应用最广的有两种,各有各的优劣,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一种(方案一),下面我将从使用的胶水,设备,以及工艺等方面全面的介绍这种手机窄边框点胶方案,以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个方案,帮助更多的人解决tp起翘的难题。     因钢化玻璃屏上有喷涂处理,且面积较窄,支架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故只能采用无腐蚀性、粘结强度高,方便拆解返工、耐候性较好的粘接剂。适用基材:ABS  聚碳酸酯(PC) PS  玻璃制品  UV涂层     聚酯(含DCPD改性)   铝合金 (阳极处理更佳)     镍铬镀层(表面毛糙)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相互粘接。 主要技术指标: 外

4、观     灰色固化体物开放时间(23℃)(秒)  3s-5s比重(g/cm3。25℃    1.12粘度(185℃)(cps) 5000-7000固化物含量  100%施胶温度(℃)    185℃ ~195℃固化后耐温性能(℃)  -35℃ ~80℃                                    此处所示的开放时间是指23℃条件下,粘接剂固化的时间。 使用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一、  设备1.三轴点胶机,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2.热压机。 3.与产品配套的治具。二、    贮藏5℃-25℃条件下存放,保持干燥。保质期24个月。清洗方法:用工业酒精擦拭,可完全

5、清除残留。不发白、无痕迹。粘接条件:被粘接物宽度大于1.0mm(含1.0mm),厚度大于0.3mm(含0.3mm)被粘接表面洁净。粘合剂厚度在0.02mm-0.05mm之间,在140℃~160℃(热压合模具温度)压合。建议热压4s~6s具体数据依据产品素材及结构,由客户技术人员确定。物料要求:表面洁净。配合间隙约0.02mm-0.05mm最为合适。包装:30ml塑料胶筒(净重30g)特点:1.       单组分,100%固化物,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害。耐水,耐油,耐酸。2.       固化快,易湿润,粘接力大,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固化后韧性和填充性优良。3.       用途广泛

6、,能够粘接多种材料,包括一些难粘塑料。 4.       粘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非常适合自动化流水作业。5.       对于细窄结构件能达到可靠粘接。6.       返修不损坏触摸屏和框架。 注意:本文的数据均为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由于使用条件的差异,请使用者参照所提供的数据、使用方法和使用条件进行分析和实验。手机tp与支架粘结点胶工艺  工序说明  涂胶工序:点胶程序编写→点胶→装配→热压(4秒)→冷却(2秒)→质量检测 返修工系:热压待拆工件(约140℃)→用外力使粘接面分离即可。用工业酒精清除残留物。 备注:不可 耐高温的部件,可用物品挡住热源,以保护零件。        

7、     操作说明 粘接剂填充:设备运达贵公司时,因试机的原因,容器内己装满粘接剂,第一次使用不需添加粘接剂。根据不同产品的用胶量,确定合适的加料周期。约一小时加一次料,每次补充一支胶料,加料后即可继续生产。添加粘接剂时,先关闭点胶控制器电源,戴上防护手套(防止烫伤),旋开容器上盖,直接加入粘接剂。容器需保持约15mm高的空间。温度控制:温度设定值,在出厂时己调试完毕,请勿随意调整,开机到后,温控达到所设定温度后可开始使用。不出胶:1.检查点胶控制器,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