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

ID:57294201

大小:5.11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20-08-10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开课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生活的环境2、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1)与外界相通的环境中的液体、物质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2)细胞内或细胞膜的物质、液体①血红蛋白;②载体蛋白;③呼吸酶;④H2O2酶;⑤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⑥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3)不属于人体的成分①纤维素;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及关系?问题:血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吗?沿运输方向浓度依次降低O2肺泡→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O2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讨论:1、O2、CO2分别在哪里浓度最高?组织细胞、肺泡2、O2进入细胞被利用穿过的生物膜层数

2、?肺泡壁细胞血管壁细胞红细胞组织细胞线粒体O2红细胞中O2进入组织细胞至少穿过多少层生物膜?红细胞中O2进入组织细胞彻底被利用至少穿过多少层生物膜?O2从外界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并被彻底利用至少须穿过多少层生物膜?4层6层11层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血浆含的蛋白质较多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无机盐蛋白质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缓冲物质:H2CO3/NaHCO3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___

3、__作用的物质缓冲乳酸剧烈运动时:H2O+CO2由肺将CO2排出Na2CO3碳酸钠进入血液:由肾脏排出乳酸钠+H2CO3+NaHCO3+H2CO3NaHCO3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2.毛细淋巴管阻塞:3.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4.过敏反应:其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4、、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树突神经末梢髓鞘细胞体轴突神经纤维树突:细胞体突起轴突(一条)神经元(神经细胞)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的类型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判一判(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提示错。反射发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2)反射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提示错。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提示错。除传入神经受损伤

5、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无运动功能。(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提示错。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相连的肌肉或腺体。(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提示错。如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刺激静息电位时的状态兴奋状态兴奋区未兴奋区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4.电流方向在膜外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回忆1.静息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2.动作电位是怎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静息电位电荷分布为,产

6、生原因主要是外流造成的;受刺激后变为动作电位,电荷分布为,产生原因主要是内流造成的。内负外正K+内正外负Na+协助扩散运输方式: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双向相反相同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突触突触类型:轴突------树突轴突-----细胞体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信号转化方式如何?2.神经递质的效果一定引起兴奋么?也可以引起抑制3.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_____,体现细胞膜的______。由突触后膜上的______识别。胞吐流动性糖蛋白4.突触小体内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2类?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树突或胞体膜突触突触小体:6.特点:单向传导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

7、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原因:神经递质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注意: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参与生物节律的控制)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