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

ID:57310167

大小:210.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_第1页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_第2页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_第3页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_成因及找矿方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增刊Vol.20Sup.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8月Aug.2005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林美龙,黄琼英,翁桂成(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莆田351111)摘要:西乾金铜矿床属隐爆角砾岩型,成矿温度为132~318℃,主矿体受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含矿围岩蚀变及矿体垂向变化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英安斑岩和马面山群变质岩系。矿体的形成主要由燕山晚期的英安斑岩经过岩浆侵入,活化萃取变质岩中含矿物质,并携带迁移至地壳浅部,发生隐爆,经降温减压在岩筒接触带形成矿体。关键词:西乾金铜矿床;隐爆角砾岩

2、;岩筒;找矿方向;福建省中图分类号:P613;P61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1412(2005)S0200582031地质概况西乾金矿床位于闽东火山断拗带中段之周宁—华安断隆带,古迹口—伏口NW向断裂带与上涌—安村NE向断裂带截接部位。区内构造2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强烈。出露地层有中上元古界马面山群(Pt223m)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等变质岩系,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岩和文笔山组(P1w)泥岩、粉砂岩,童子岩组(P1t)煤系地层。中生界不整合覆盖于中上元古界之上,上侏罗统长林组(J3c)为一套陆相山间盆地和湖泊相沉积,

3、南园组(J3n)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不整合覆盖于长林组及马面山群地层之上。岩浆岩主要有海西2印支期的石英闪长岩及燕山晚期英安玢岩、辉绿玢岩等岩脉(图1)。而英安玢岩与金铜矿关系密切。石英闪长岩体出露在矿床西南图1西乾金铜矿床地质构造略图2部安村—西乾一带,面积1.5~6.0km,西乾金铜矿Fig.1GeologicalsketchofXiqianAudeposit体主要位于西乾石英闪长岩体北部的隐爆角砾岩筒inFujianprovince中,该岩体呈半圆状,长轴呈NW向,倾向NE,倾角1.上侏罗统2.中上元古界3.绢英岩脉4.隐爆角砾岩筒5.

4、隐爆角砾岩6.金矿体(脉)7.燕山晚期英安玢岩8.辉绿玢岩20°~40°,岩体边界舒缓波状,与马面山群变质岩呈侵9.海西2印支期石英闪长岩入接触关系,在接触面上下发育一组NE向断裂,断裂内岩石普遍蚀变成绢英岩或硅化蚀变岩,且往往见有英安玢岩(ξμ):主要分布于岩体北东部F1和F12金、铜矿化,岩体向深部相变为二长花岗岩。断裂带附近,呈环岛状、脉状产出,岩石呈灰白色,斑收稿日期:2005203221作者简介:林美龙(19742),男,福建仙游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第20卷增刊林美龙等: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59

5、状结构,斑晶含量20%~35%,斑晶以斜长石为主,浅灰色犬牙状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次为角闪石、石英,少量黑云母,基质为英安质。蚀矿床中金是以自然金(银金矿)状态赋存于金属变强处为次生石英岩(微晶石英岩),但仍保留其斑硫化物、石英、褐铁矿中,矿石中金矿化极不均匀,平-6状结构,角闪石、斜长石斑晶及基质均被微晶质石英均品位w(Au)=3.68×10,铜矿化不均匀,平均品[2]所取代,尤其是隐爆震碎后的岩石直接交代成为金、位w(Cu)=1.21%。主要矿石元素为Au,Cu,伴铜矿体。生组分为Ag,S,Zn,Pb。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有N

6、W向和NE向两自然金以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形式存在,形组断裂,NW向断裂F1,F2,F3,均为压扭性断裂,局态呈不规则状、树枝状、片状。一般粒径为0.002~部被后期脉岩充填,NE向断裂有F12,F25为张扭性0.005mm,属于显微2次显微金。在褐铁矿矿石中,断裂,两组断裂控制区内矿体的分布,其交汇部位是少数金达到中细粒(0.05~0.03mm),极少数为粗成矿的有利部位,也是形成岩筒的有利部位。粒金(0.05~0.12mm),由此显示出金在风化过程中有次生富集加大。褐铁矿中自然金的成色较高,为931.3~981.2,而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

7、金矿的成2矿床特征[3]色较低,为746.5。2.2隐爆角砾岩筒及控矿特征2.1矿体特征位于西乾石英闪长岩体北东部的隐爆角砾岩筒西乾金矿床按照矿体产出部位不同可分为两呈串珠状排列,出露规模900m×100m。单个岩筒种:一种为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体,主要有1号、2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形筒状,长轴方向以NW向为主,号、11号、12号、13号等矿体,另一种产于岩筒外侧少量NE向,规模(10~200)m×(10~100)m。岩筒或石英闪长岩体与变质岩系的侵入接触带附近由断顶部为微晶质石英岩(类似“硅帽”)作为封闭2半封裂控制的透镜状、脉状金铜矿体,如3

8、号~10号矿闭体系的盖层,上部是隐爆角砾岩,角砾成分复杂,体。以岩筒型金铜矿体为主,后者为次。但蚀变中等、较单一;中部为隐爆角砾岩、绢英岩或岩筒型金铜矿体围绕隐爆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