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

ID:57322986

大小:14.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_第1页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_第2页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_第3页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铁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和项目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九条2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3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4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

2、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1)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2)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3)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可燃液体有可能泄漏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第2.1.1条5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采取下列防止爆炸的措施:(1)首先应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2)工艺设计

3、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第2.1.3条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易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2)工艺布置应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宜将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或爆炸危险区与非爆炸危险区分隔在各自的厂房或界区内;3)在设备内可采用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覆盖的措施;4)宜采取安全联锁或事故时加入聚合反应阻聚剂等化学药品的措施。(3)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施:1)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2)设置机械通风装置;3

4、)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4.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四、在区域内应采取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施。1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宜将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2)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3)爆炸性气体环境内设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第2.5.1条的防爆电气设备

5、,必须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4)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1爆炸性气体环境接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不需要接地的下列部分,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仍应进行接地:1)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2)在干燥环境,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直流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3)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2)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以及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内除照明灯

6、具以外的其它电气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接地线。该接地线若与相线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时,应具有与相线相等的绝缘。此时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金属管线,电缆的金属包皮等,只能作为辅助接地线。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内的照明灯具,可利用有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管线系统作为接地线,但不得利用输送易燃物质的管道。(3)接地干线应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4)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防止直接雷击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与装设在建筑物上防止直接雷击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亦可合并设置。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低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