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

ID:5732487

大小:8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2-23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_第1页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_第2页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_第3页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_第4页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一)  前言  二十五年前,就是新中国宣布要实现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年,我下了决心开始研究中国近古和近代人口的历史。无疑义地人口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弱的最基本因素。为研究明清人口,必须先搞清传统人口调查,一些基本术语的制度内涵的

2、演变(例如明初担负无偿劳役十六至六十岁的“丁”,到了清初早已变成了纳税单位,与壮丁和人口已毫无关系),更必须从多类史料,尤其是北美各馆共有近四千种的地方志,去研究传统官方土地统计数字的性质,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各省区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自然灾害,人为变乱,以及政治和制度上有关人口消长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相当长时期的研究过程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就是新大陆几种农作物引进的经过,四百余年间在我国传播的概况,和对我国土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的长期影响。  美洲作物传华的问题,我虽已用英文发表了研究的结果1,但英文

3、写法偏重分析综合,比较简练,大量有趣的史料都未征译。近年曾三访祖国,对祖国人口持续性的“爆炸”,使我非常关切,早有撰文讨论之志。今承邀撰文,百忙之中,翻捡旧荚,勉为此文。以为香港《大公报》寿,为关心祖国国计民生者参考,并为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奠定部分的历史基础。  此文讨论四种美洲作物——落花生、甘薯、玉蜀黍、马铃薯——的方式不尽相同。前三者方志中记录较多,玉蜀黍尤甚,两三周内完全按时代和地区将所有已搜纪录尽行排列是决不可能的。即使将二十余年前割记中的相关资料都征引出来也还是不免很大的漏洞。由于海外的中

4、国方志,连近十余年内香港、台湾影印的计算在内,也不过四千种左右,而国立北京图书馆就有七千种以上。惟有希望退休之后能在北京补看三千余种前此未曾过目的方志以后,才敢试写“定稿”。在这篇“未定稿”中,对前三种作物的传播仅作概括式的讨论,只详于俗名的列举。马铃薯的资料较少,已搜集的传播记录将全部罗列,志书编者们的观察和案语也择要抄录,因为从这些方志编者的观察和案语中,我们最能了解当时土地、食粮、人口之间的矛盾。  (一)落花生  落花生早经植物学家证明是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20世纪两位西方汉学家都根据万历戊

5、申1608年版浙江台州内陆的《仙居县志》而断定落花生的传华就是在1600年左右2。事实上,苏州学人黄省曾(1490—1540年)在他所著《种芋法》中已经提到:  “又有皮黄肉白,甘美可食,茎叶如扁豆而细,谓之香芋。又有引蔓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皆嘉定有之。”3  福州王世懋的《学圃杂疏》,原序撰于万历丁亥1587年,也有叙述:  “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4  具有确定年份的证据是嘉靖戊戌1538年的《常熟县志》的物产之中已经列有落花生。  最初引进落花生的地区,

6、应该稍加讨论。虽然1608年《仙居县志》和康熙辛卯1711年的《衢州府志》都是说浙江落花生的种子,是来自福建,但为研究引进的最早阶段,这两种志书都失之过晚。《明史》卷三百二十三《佛郎机》:  “佛郎机,近满剌加。正德中,据满剌加地,逐其王。十三年(1518年)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始如其名。诏给方物之直,遣还。其人久留不去,剽劫行旅,至掠小儿为食。已而夤缘镇守中贵,许入京。武宗南巡,其使火者亚三(TomePires)因江彬侍帝左右,帝时学其语以为戏。……亚三侍帝骄甚,从驾入都,居会同馆。……

7、明年,武宗崩,亚三下吏,……乃伏法。”  从《明史》卷十六《武宗本纪》,武宗亲讨宁王宸濠,于正德十四年冬十二月丙戌(1520年1月16日)至十五年闰八月丁酉(1520年9月19日)足足八个月都下驻南京。落花生非常可能就是1520年亚三等人带到江南一带的。只有这样解释,才能符合嘉定、常熟等最早利植的地区和《常熟县志》及黄省曾的年代。  但这不等于说落花生在历史上仅仅向江南引进一次。葡萄牙人于1522年被驱逐出广州之后,便在漳州、泉州和宁波三港非法通商5。既然可以交换物资,落花生也一定向漳、泉、宁波输入

8、。因此,明末清初确有不少人相信落花生最早传人福建,清代浙江方志很有几种明白地指出“落花生……向自闽广来”6。终明清两代,浙江的花生大都自福建引进,与花生最初由葡人引进到江苏南部并不冲突。事实上,新作物的引进往往不只一次。我们都相清楚,20世纪解放以前,西方传教士不知向中国内地引进过多少次不同的马铃薯种。16世纪前半期葡人一再把花生传进闽南,较后还有沿海华商主动从日本再引进花生的。例如乾隆丁卯1747年的《福清县志》卷二页十八下:“落花生,康熙初年,僧应元自扶桑携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