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

ID:5735733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3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_第1页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_第2页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_第3页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_第4页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洞内控制量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市轨道交通x号线一期工程隧道及斜井洞内控制测量方案xxxxxxx集团公司2010年9月25日一、工程概况隧道,起点里程为DK9+310,终点里程为DK12+210,全长2900M。为保证工期,本隧道设斜井两处竖井一处。隧道较长,斜井较多,控制测量复杂。一、洞外平面控制隧道及斜井洞外控制测量采用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位和集团公司精测队复测并进行加密的加密控制点进行严密平差后的成果。设计院交点桩位和加密控制桩位成果,具体可见《控制点成果表》和《加密导线控制点成果表》。二、隧道和斜井洞口埋点测设施工开始前,在洞口布设近井点,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采

2、用闭合导线测设方法,精确测量控制。洞口导线点的点位布设使用Ø22钢筋埋设于洞口附近坚固的稳定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设完成后,混凝土凝固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GPS点和集团公司精测队测量的加密点作为已知基准点,利用全站仪采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各点的平面坐标并平差。高程控制采用至少两个已知基准点,使用电子水准仪闭合测设各点高程并平差。导线采用四等导线测设,要求测角中误差≤±2.5″,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高程控制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测设,观测精度每公里偶然中误差±2mm,往返测量闭合差≤±4(L为往返侧段路线线段长,以k

3、m计)。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2″级仪器,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每条导线长度往返观测各三个读数,在允许范围内取均值。水准控制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按要求测设。三、洞内控制测量隧道及斜井洞内控制测量采用导线控制的方式,从洞外近井点引入。洞内导线点,以洞口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埋点时要将点位附近虚碴清理干净,在基岩上钻眼,埋设φ22的钢筋做桩,桩顶要处理成光滑平面。钢筋长度约30cm。露出地面约5mm。用钢钉在桩顶打点或锯十字,点直径不大于1mm。然后用直径15cm的钢管,高约30cm,护桩。在钢桶周围用C20混凝土包围,混凝土包裹

4、大小约1平米。混凝土凝固后在钢桶上加盖。导线点埋置完成后,在边墙上标明位置点号,以便测量使用。洞内布设主副导线,导线控制等级为二等导线,主副导线每延伸2-3个点后,组成闭合导线,经过测量平差后作为施工用测量坐标结果。进入正洞后,正洞中的导线点与各斜井及竖井的控制点进行联测,构成闭合环,平差后作为施工用测量结果。洞内导线布置如图所示:洞内导线布置图洞内采用四等导线测设要求测角中误差≤±2.5″,测边相对中误差≤1/20000。洞口内,外两个测站的测角,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洞口内外温差较大,洞口空气对流严重,空气密度变化剧烈,洞内外光线反差较大,使得测

5、角时,目标成像极不稳定,严重的影响照准精度,切折光影响异常显著,给洞口内外两个测站的测角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这两个角距贯通面最远,对贯通误差的影响最大,所以观测这两个测站时应选择最有利的时间进行,分不同时段分次观测,在上午和下午太阳落山后各观测半数测回,然后取平均值。在照明能保证的情况下,在夜间测b,在测回之间仪器与目标应该重新对中,以减小目标偏心差和仪器对中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隧道及斜井高程控制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为符合水准线路。洞内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控制。观测精度每公里偶然中误差±2mm,往返测量闭合差≤±8(

6、L为往返侧段路线线段长,以km计)。一、资料整理与存档测量资料要分类存档,并按要求进行管理。所有的原始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的记录手簿中,记录数据字迹整齐、端正,不得涂改、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要对测量人员进行交底。所有的测量数据必须有一人计算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施工现场。所有的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符合者记录清楚并要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二、注意事项(1)各洞口用作进洞边的洞外控制点,其高差不宜太大,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垂线偏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同时进洞边要有足够的长度,最短不得小于150m。(2)洞内控

7、制网的水平角观测对横向贯通误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此,应尽可能提高水平角测量精度,并定期检查仪器,尤其是仪器附件,如:对中器(无偏差)、脚架(稳固)、水准器(正确整平)、对中杆(无偏斜)、控制点(无位移),防止系统误差对成果的不良影响。(3)隧道每开挖到一定长度时要及时增设导线点,并且要经常性的检测其正确性,确保隧道中线的正确性。(4)要严格进行边长的投影计算,正确计算各点平面坐标。(5)施测中应当配备充足的照明和通讯工具,满足测量工作需要。(6)一切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及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

8、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仪器及觇标类型,并详细记录观测过程中的特殊情况。一、测量质量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