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

ID:57359362

大小:710.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12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_第1页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_第2页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_第3页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_第4页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2、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

3、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

4、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文汇报

5、》9.20)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

6、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先生所说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就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

7、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

8、亦弱。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