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

ID:57405141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8-16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_第1页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_第2页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_第3页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_第4页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培送教下乡感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培送教下乡感悟————————————————————————————————作者:————————————————————————————————日期:2017年“国培计划“旬邑县送教下乡培训感悟学校郑家镇中心小学姓名鲁静妮2017年1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旬邑县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的内容相当丰富,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陕西师范大学苏争艳教授和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赵精兵教授的精彩讲座。此次培训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让我受益匪浅。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现就将本次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2、: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此次讲座中两位专家尽显风采,他们的学识、他们的幽默、他们的言谈、他们的思想境界和他们在教育行业独到的建树无不使我们国培班学员折服与钦佩。也让我们更好的认知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责任以及正确认识建构个体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本次讲座,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教学模式,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二、“豁命讲课只因热爱”一切的成功源于热爱,那一个个光环更是始于热爱。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朗诵,出色的演员,优秀的教师,激情、睿智集于

3、了他一身,赵教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音响等多重手段,为我们创设了一个个教学情境,引起了一阵阵掌声,一片片笑声。他创造性的组织教学,使我们大家在愉快中高效率地进行学习,同时让我们更折服于他精湛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三个多小时的讲座,赵教授没有喝一口水,没有坐一分钟,他用自己的风格在陶冶大家,他用自己的精神在浸润大家,他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歌唱,歌唱教学的艺术。三个多小时,太多太多的思维撞击,太多太多的思想引领,太多太多的自我觉醒……而那一句句至理名言,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生命的光彩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源于那份教育事业的热爱!三、“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 在林

4、林总总的教授行列中,赵教授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被誉为“疯子教授”,“奇葩教授”等等,但所有的称呼中都不约而同地含着褒扬之意。的确,看着赵教授在讲台上的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我们惊羡于他的记忆力、敏锐力、洞察力、表演力。我们也许只是自叹没有如他的天赋。但是,当我们看到他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教案设计,看到他在教案中所粘贴的一张张随时记录和摘抄的便签时,我才真正领悟到他与众不同背后那无比寂寞的勤奋。可以想象,作为五十多岁的他,在繁忙的授课、讲座之余,每晚伴着灯光研读的场景。其实,不仅仅是赵教授,但凡与众不同的人背后,都是无比的勤奋。此时我不由得又联想到了自己。说真的,原来的自己一直

5、也很努力,也很好学,曾为了教学而翻看各类杂志,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观看更多名师讲课视频,探索他们的教学机智,学习他们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设计,偶尔还会加注一些自己的见解或更好的建议……而现在呢,常常以有了一点点经验为由,渐渐疏离了曾惺惺相惜的台灯,以白天工作的繁忙为理由,将曾每晚陪伴自己的笔端束之高阁。这是不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但长此以往,怎能继续前进?怎能做到与众不同?四、“教学模式与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最美的教学艺术”同样的教学内容经赵教授的演绎,变得那么妙趣横生,而又深入浅入,这就是“变化”的魅力。赵教授说;“教师教得如何,本人最清楚。”他还说:“当学

6、生已不愿再听你的课时,就该进行自我反思了。”的确,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常常存在着有些学生不愿听讲的现象,这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批评孩子,认为孩子没有上进心,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少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我的课是不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我的授课内容是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触发点?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对孩子抱怨自己以前的学生在学到这一课时,表现多么多么的优秀,而现在他们却这样的启而不发。我们还是把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殊不知我们的教育对象已发生了改变。就如赵教授在讲座中谈到的一样,不同时代的人在拍照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与之相同,不同时代的孩子在接收教育时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何不想着改变自己去

7、适应学生呢?反观自己的课堂,一直想着力打造“深邃课堂”和“诗意课堂”,这个想法本身没有不妥之处。在前些年的践行中,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觉得已无法突破。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定势,更是一种缺乏变化所造成的结果。在课堂上,为了“深邃”,为了“诗意”,我似乎成了“不苟言笑”的代名词,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孩子们进入“深度思维”,但殊不知“一节课中没有笑声,是失败的”。赵教授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富有时尚感”。我想我要做的就是真正走进教育对象——零零后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他们所能接收的形式,与他们共读、齐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