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docx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docx

ID:57442435

大小:24.5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7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docx_第1页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宋代: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译文  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注解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

2、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京口: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jì):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个,助词。  拚(pàn)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赏析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不过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

3、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使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家人盼归,不过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

4、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苏轼在润州京口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这首词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