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

ID:57457050

大小:46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8-22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_第1页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_第2页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_第3页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_第4页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训-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说课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简介第四部分各类主要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品种选择有病原学检查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者: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给药途径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病情影响口服吸收

2、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需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治疗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适应证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预防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不宜盲目选用广谱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

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风湿热复发①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②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高危患者,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用克林霉素流行性脑

4、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时①托儿所、部队、学校中的密切接触者,②患者家庭中的儿童利福平(孕妇不用)环丙沙星(限成人)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①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的≤4岁儿童②有发病者的幼托机构中≤2岁未经免疫的儿童③幼托机构在60天内发生2例以上患者,且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利福平(孕妇不用)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脾切除后菌血症①脾切除后儿童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5岁: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

5、岁≥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②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儿童(功能无脾)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5岁: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感染种类抗菌预防用药对象药物选择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每例新生儿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肺孢菌病①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②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MZ/TMP百日咳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

6、儿和年老体弱者红霉素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①孕妇有GBS菌尿症②妊娠35~37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③孕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37周早产;羊膜早破≥18小时;围产期发热,体温38℃以上者;以往出生的新生儿有该菌感染史者青霉素G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但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小者:头孢唑啉青霉素过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危险性:克林霉素或红霉素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暴露于布鲁菌高危者(接触量多)多西环素+利福平低危者(接触量少)每周2次血清试验,转阳时开始用药,方案同上妊娠妇女SMZ

7、/TMP±利福平实验室暴露于鼠疫耶尔森菌多西环素或SMZ/TMP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和实体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有预防用抗菌药的指征。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预防效果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经济学评估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

8、程度手术部位污染机会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不用用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无菌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切口类别切口类别定义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Ⅱ类切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