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

ID:57469327

大小:104.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8-23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测量案例库——桥梁案例五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章江大桥施工测量方案肖智勇一工程概况章江大桥属赣州市重点工程,是一座集城市交通和城市景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干道桥梁。它位于赣州中心城区的东部,跨越章江连接河套老城区和章江新城区。设计起点为体育馆东路(金圭路),由西向东跨瑞金路、章江南大道、章江、章江北大道、八一四大道,接东环路交叉口,设计止点为交叉口以东60m处。整个工程由西岸地面道路、西岸引桥、章江主桥、东岸引桥、东岸地面道路组成。工程全长2197.603m,其中桥梁长1352m,地面接线道路长845.603m,桥下辅道长1145.172m,主跨采用三跨飞燕式异形钢管拱桥,主桥长25

2、4m,主跨158m,边跨48m,采用对称布置,即48+158+48=254m。章江大桥共分为十一联,桥跨组合为:(5330)m+(25+3330+25)m+(4330)m+(24+35+20)m+(3330)m+(48+158+48)m+(2330)m+(24+35+20)m+(4330)m+(25+3330+25)m+(4330)m,桥长1352m。本桥上部结构:主跨为三跨飞燕式异形钢管拱,主跨钢箱梁长104m,其余均采用预应力砼箱梁结构。下部结构:引桥桥墩采用薄壁花瓶墩;桥墩基础除章江北大道以东因弱风化基岩出露而采用明挖基础外,其余均采用钻孔桩基础。平面设计内容章江大桥主桥结构示

3、意图平面坐标系统为北京坐标系统。章江大桥设计路段为平曲线,设有3个转点其中体育馆东路路口和东环路前平曲线半径为600米,缓和曲线长度为60米。章江北大道处的平曲线半径为1000米。最小偏角为13-45-7,反向曲线夹角线长度大于360米。章江大桥中线严格按规划道路中线依据规范对规划道路中线做出优化设计,调整圆曲线半径,设置缓和曲线。满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的要求。章江大桥主桥设置飞燕异型钢管拱,在主跨设置两组大半径平曲线,使中央分隔带由0米过渡到5米。西岸线路体育馆东路路口后,主线以双车道跨线桥跨越瑞金路跨线桥两侧为双车道地面铺道。主线一路高架桥直到主桥,主桥为双向6车道。引桥桥面

4、下与上桥匝道间为单车道地面道路。瑞金路跨线桥下,地面铺道可在桥头掉头,与瑞金路平面交叉,通过信号灯指挥左右转出。因桥下面道路与章江南大道为平面交叉,可左右转进出章江南大道。东岸布置和西岸大致相同跨越章江后一路高架跨越八一四大道后下地,引桥两侧设上下匝道,匝道设单车道。引桥桥面下与上桥匝道间为单车道地面道路。跨越桥两侧为双车道地面铺道。纵断面设计高程系为85国家高程系统,主线纵断面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匝道和地面铺道为30——40公里/小时。主线最大纵坡为3.75%,最小坡度为0.3%最小坡长为171.711米,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2500米,凹形1500米匝道最大坡度5%,最小纵

5、坡0.5%最小坡长为112.031米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为900米凹形为800米章江大桥上桥坡度为3.75%主桥为0.5%,下桥坡度同样为0.5%;在所有的交叉桥下净高为4.5米。道路纵断面起点在体育馆东路地面高程H=104.7米章江北地面为H=106.7米八一四大道为H=110.15米二.施工控制网的布点和测设原控制网由赣州市市政勘测设计院定测,平面坐标系统为北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85国家高程系统;此次共交接平面GPS控制点七个:,水准点两个:;我们对测设的施工控制网埋设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可以直接进行GPS观测和四等水准测量工作。复测时严格按:(1)《全球定侠系统(GPS)铁路测

6、量规程》,TB10054-97;(2)《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5)《城市测量规范》CJJ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仪器名称标称精度数量SokkiaLoco单频±(10mm+1ppm3D)2台套GPS接收机Trimble单频±(10mm+1ppm3D)1台套GPS接收机DSZ3水准仪±3mm/Km1台套1.控制网平面复测由于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作业速度快、相邻点间勿需通视、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等诸多常规测量技术不可比

7、拟的优点,因而本施工控制网的平面检测利用GPS高新技术进行,并对GPS复测控制网比一般的工程控制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整个GPS网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按设计,本次平面复测共7个点,其中DQ01设计院交后既被破坏,D012未交,为便于今后施工放样的需要,又增加2个点,故本次平面网总点数为8个。2.外业观测本次GPS网外业数据采集使用3台GPS接收机同时作业。观测时严格按《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中C级网和本项目技术和要求进行,并参照《公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