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

ID:57485560

大小:1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24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有的人_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有的人【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重点词语,并学会运用。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媒体出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2、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亲自参加了纪念鲁迅的活动,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媒体出示):20*有的人齐读课题。二、初读感悟1.学生自学(媒体出示):[来源:学科网]自学提示(1)轻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诗中写了哪些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2.自学交流(1)

3、开火车读诗歌,及时正音。(2)小组内交流,诗中写了哪些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媒体出示):[来源:学科网ZXXK]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来源:学

4、科

5、网]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说明:指导学生理清全诗的脉络,形成一定的篇章意识。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从而形成情

6、感主线。“小组内交流”强化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学生的水平不同,知识经验不同,预习的收获不同,学习的目标达成度存在着差异。小组内交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人人进步、有提高。三、品读体验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笔下有两种人,你们知道在人民的心里他们有怎样的地位吗?1.(媒体出示)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两个“有的人”意思一样吗?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怎么理解?(第一个“有的人”指反动派统治者;第二个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第一个“活”指有生命的体征;第二个指精神永存。第一个“死”是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是躯体的死亡。)(板书):有的人有的

7、人死(肉体)活(肉体)活(精神)死(精神)2.同桌对读第一部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活“字中体会到作者对反动派的鄙夷和轻蔑;对鲁迅一生的肯定和赞美。“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指导朗读: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作者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想想当时的情景,你能读出对鲁迅的怀念之情吗?齐读。3.(媒体出示)仔细默读第二、三部分,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二、五小节,三、六小节,四、七小节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关联。)4.先来读读二、五小节,应该读出什么呢?(读出人民的铿锵有力、读出人民的爱

8、和恨。)(1)自由读二、五两节,体会情感。(2)思考:二、五两节的几句话还有怎样的联系?(第五节的第一句话是回答第二节的第一句话的,第五节的第二句话是回答第二节的第二句话的。)(3)对比朗读,两节诗歌一句一句的对比读。5.同桌互读三、六小节和四、七小节。6.两个“有的人”分别指那两类人?(板书)(为人民的人与人民为敌的人作牛马骑头上)说明:在理解整首诗的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从中感悟到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让他们在加深对鲁迅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7.小结,朗读:同学们,

9、作者采用了(板书)对比的写作手法把人民的真实的、真诚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就让我们通过真情的流露来怀念那些为人民做牛马、为人民服务的人吧。(师生对比朗读二——七小节诗歌)说明:对比是这首诗主要的写法,教学时要注重对比朗读的训练。在朗读指导中要考虑采取多种对比朗读的形式,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通过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方式。四、复习巩固[来源:学科网ZXXK]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2.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感受。五、拓展作业1.背诵《有的人》。2.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所得,说说你眼中的鲁迅。附板

10、书:20*有的人有的人(为人民的人)有的人(与人民为敌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