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

ID:57532460

大小:27.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7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6《营养要均衡》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上《呼吸与消化》单元教学设计6.营养要均衡【教材简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不同种类的食物,并从中获取多种所需的营养成分。本节课学生将从对整体的调查研究回到对个体的研究上,用自己一天中的食物搭配与整体需要比较,与科学的膳食宝塔比较,来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和操作方法。聚焦板块,学生思考面对种类丰富、营养不同的食物,该怎么选择搭配?学生将反思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否“吃对了”。探索板块,学生主要从两方面认识“平衡膳食宝塔”。首先从膳食宝塔中了解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旨在指向食物种类的丰富性。然后认

2、识到“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食物的食用量。接着学生通过将对应“平衡膳食宝塔”,来调整自己一天的食物,从而进一步认识“平衡膳食宝塔”和营养均衡的操作方法。研讨板块,学生从“梳理科学知识——结合科学知识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健康饮食”的逻辑过程中梳理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课外知识以及家长的叮嘱中已经知道了:每天的食物要丰富,要每天吃水果蔬菜,营养要均衡。但是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不同营养的大致摄入量也不清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

3、体所需的营养种类和数量是有一定范围的,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2.有效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后的信息科学地搭配菜品。科学态度目标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人们科学饮食。【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搭配膳食时营养要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难点: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有效

4、处理营养需求量与食物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等。学生: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创设情境:小明不爱吃蔬菜和米饭,只喜欢吃肉,你们觉得这样饮食健康吗?(预设:不健康,营养不均衡)提问:那怎样搭配食物才能营养均衡呢?(预设:蔬菜多一点,肉少一点,米饭必须吃。)2.揭示课题:营养要均衡(板书)二、探索:认识膳食宝塔(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

5、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提示: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膳食宝塔”中一天要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2)每层食物的食用量有什么区别?2.学生反馈交流对膳食宝塔的认识。3.请大家把自己一天中的食物记录卡按照宝塔各层食物的分类进行摆放。观察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在每一层都出现了,各种食物的食用量与宝塔中的食物量是否接近。4.学生根据膳食宝塔分类摆放自己的食物记录卡,并观察。三、研讨:参照膳食宝塔调整饮食(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均衡膳食食物搭配记录表、平衡膳食宝塔资料、挂图]1.说一说自己在这一天中的饮食有什么特点?是否存

6、在问题?2.学生讨论交流。3.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把“一天的食物”记录中所吃的食物做一些调整。四、拓展:给家人设计一张食谱(预设5分钟)请帮家人设计一张一天的食谱,把食谱中的食物所需的材料也列出来,爸爸妈妈帮忙烧,最后还要请爸爸妈妈根据膳食宝塔打分哦。【板书设计】食物种类丰富6.营养要均衡下一层食用量大于上一层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无活动手册【作业设计】1.下列做法有利于营养均衡的是()。A.多吃爱吃的食物B.荤素搭配C.糖能提供能量,可以大量吃2.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下列()的食用量应该最多。A.蔬菜类B

7、.谷薯类C.大豆及坚果类3.下列关于膳食宝塔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丰富食物种类B.膳食宝塔越下层的食物食用量越多C.我们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一点也不能有偏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