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

ID:57538139

大小:587.0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7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_第1页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_第2页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_第3页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_第4页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语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三娘教子》就是一个亲情与家教的问题。以下是整理的京剧三娘教子,希望对你有帮助。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篇一】《三娘教子》难以作为家教的样板,却可以作为家教的一个借鉴,从中可以看出家教的禁忌。首先,家教应对症下药,忌药不投症。那天,薛乙哥从学校回来是因为心里有事“薛乙哥在南学我懒把书念,怀儿内抱圣贤转回家园。在学校众同学都揭我短,说我是无亲娘难解难参。此一去我回家和娘争辩,谁的是谁的非细问一番。”而三娘并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什么,只是让孩子背书,孩子背不过书,母亲开始责怪,从而引发更大的冲突。要教育孩子,

2、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其次,家教应循循善诱,忌怒气冲天。当薛乙哥背书不过,三娘打字方出口,孩子说了,要打打你亲生的。这时,三娘控制不住了“小奴才一言问住我,结舌闭口王春娥。从今不把子来教,春娥免把心来操。若要此事甘休罢,娃娃呀,从今后咱这日子过不成了。讲着讲着恶气翻,那有心情教儿男。任儿成龙飞上天,任儿变虎虎归山。从今后不把奴才管,成龙变虎任儿玩。”在这里,三娘越说越气,竟然说出这样的负气的话来。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从剧中也可看出,三娘讲这些话的结果是,孩子说我也成不了龙上不了天,管它呢,我玩儿去了。怒气冲天的时候

3、,最好不要教育孩子。第三,家教要切合实际,忌把孩子与人相比。剧中有这么的唱词“谁知你贪玩耍不把功用,有几辈古人讲儿听。黄香檀枕把亲奉,王祥求鱼卧寒冰。商洛儿连把三元中,甘罗十二为宰卿。你奴才将近十岁整,还只顾贪玩不用功。”虽然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象这样不切实际的相比是不足取的。生活中,常见一些人教训孩子,喜欢说你看那谁谁谁怎么样怎么样,而这样比的结果往往是引起孩子极大的反感。第四,教育孩子应就事论事,忌陈芝麻烂枣子说个没完没了。比如,我为了你如何如何,为了你如何如何,往往使孩子厌烦。《三娘教子》这折戏本身也印证了这些

4、。三娘打呢,还没打,打字刚出口,孩子就蹦了;三娘骂呢,孩子不耐烦了;三娘负气呢,孩子自顾自的玩耍他的了。戏里教子成功,还在于以情感人。成功的塑造三娘这一形象的名家不少,且各具风采。王玉琴、张惠侠、郭明霞久负盛名,都有很高的造诣,是演三娘的当之无愧的大家。而萧若兰的三娘在唱腔处理上,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确有另一种高明在。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篇二】迟小秋演出的《三娘教子》是改编的。这个改编本最先是由天津的李经文演出的,上海的李炳淑也采取了这个本子。只是演出效果平平,没有什么反响。迟小秋2009年10月3日在长安的演出录播后,引

5、起巨大反响,后引来网上的一片热议。如果光演出《教子》一折(现存马连良、李世济的录音),本子没有改动的需要,但要演出全部的《三娘教子》(又名《双官诰》),就不得不对其改编。换言之你要不改有关内容,这戏就不能演。这和演员没有什么关系。网友“大小金鸟”说得好“三娘教子,是流传了多年的经典艺术作品,是京剧艺术遗产,我们今天继承下来了,我们还要传承给后人。既是遗产,就有其历史的限定性(或曰局限性),它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历史,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关系。总之,是我们后人在看那个时代的一个画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

6、代的价值观,审美观,三娘教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价值观。但是,如果每个时代都用自己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去修改祖上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那千秋万代以后,这个遗产就面目全非五花八门了。同理,我们用今天的审美观和法律,去修改红楼梦,不能有赵姨娘,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遗产是不能修改的,因为它是历史,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史上的很多东西,同样有许多不符合今天的价值观,孔子,孟子,太多了,我们都用今天的观点去修改?然后再传给后人?那中国5000年的历史就没了!我们传给后人的只是今天的历史了。既是历史,就要原汁原味,我们接过来时是原汁

7、原味,我们传下去,也要原汁原味。这当中,我们只有传承的责任,没有随心所欲修改的责任。想改历史,不仅是蠢,更是自不量力,因为历史是改不动的!”今天的《玉堂春》从《起解》演起到《会审》止。迟小秋每次演是带《监会》和《团圆》的,但叶少兰只演《会审》不演《监会》和《团圆》,我想这是叶盛兰陪程砚秋先生唱时也不唱《监会》和《团圆》的缘故吧。叶少兰、朱强、黄文俊三个人配合默契,剧场不时暴发热烈的掌声。崇公道的扮演着梅庆羊的表演可圈可点,是一个不错的丑角。迟小秋《会审》的唱是以程先生1946年的录音为蓝本,保留了唱腔的精华,有些地方稍作

8、修饰,给人感觉即不离谱也有新意。梅兰芳大剧院不让照相,但今天有人照相也没有人干涉,我没有带单反相机,只用卡片机照了几张。希望梅兰芳大剧院今后别再干涉观众照相。京剧三娘教子观后感【篇三】一本《三娘教子》折子戏,唱出我清泪两行,记忆一下回到十几、二十年前。那时,非常喜欢我们陕西文化“秦腔”。在我的记忆中只要有可以看戏,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