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

ID:57576611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7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_第1页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_第2页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_第3页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_第4页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中的汉字故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学习发言先做个片段练习吧。幻灯片出示当听到作的诗句有人评价为还有人评价为。特别是听得最开心瞧。生练写、朗读师适当评点、随机修改。后面诗句创作以及指导基本相似过程略集体创作结果展示一头大象我扛过两只老虎我打过三吨牛奶我喝过四辆客车我举过五颗彗星我拖过六枚火箭我拦过七座大山我搬过八匹快马我赢过九代帝王我当过十全十美就是我。5.写法指导。师要将本节课收集到的素材扩写成作文首先要解决一个难题内容重复。因为创作的过程相似内容的重复成了最令大家头疼的问题。请大家群策群力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以下为节选后的学生有效发言生可以有详有略地描写看得多的就详写。师好办法关注多素材必定丰富写起来得心应

2、手。生尽管内容差不多我们尽量不用相同的词语来写。师好的作文都应该避免遣词造句的重复雷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外多积累词汇正所谓“功夫在诗外”。生今后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让对象有变化看的不同写的自然就不同。师原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写前就有意识回避重复啊。感谢你的提醒。祝大家写作顺利。6.课后成文。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责任编辑任家瑞教学目标1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纠正易错汉字且了解汉字构字规律。2结合生活积极倡导成语中用字的规范。3在成语故事中了解汉字文化做汉字文化的传承者。教学重点在成语故事中学习汉字在学习汉字中理解成语。教学准备课件、常见成语错别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谈话1

3、师同学们我第一次来到厦门集美小学上课。请问大家“老师好”用闽南方言怎么说生答看来我们之间的方言差距很大。所以祖先创造了汉字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同学们知道吗除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国人的造字被称为第五大发明。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生齐读成语中的汉字故事。2播放视频《闻鸡起舞》。交流这个成语中为何是用“舞”而不是“武”呢一、别字故事激趣导入1笑一笑。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则故事中错字惹出的笑话。如果你想笑就大声地笑吧◆一位同学在习作中这样写道我在马路上踩到一堆牛粪大吃一斤。◆在一次习作中一位学生写道老师称赞我们的学习委员品学兼忧。2谈一谈。如果这故事发生在你身上还

4、笑得起来吗【设计意图从成语中错曾扬明36综合性学习Z别字带来的笑话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内省认识成语用字准确的重要性。】二、别字探因解读成语师下面我发一份练习卷给同学们请你在括号中给正确的汉字打“√”如果不懂的就猜但得有理由。1.学生练习。再接再厉励闻鸡起武舞破沉舟斧釜滥竽芋充数不而走胫径守成规墨默名列前茅矛一莫展愁筹心沥血呕沤纷至来沓踏融贯通汇会2.从学生错误中取样本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出错原因并归纳1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2音同或音近而误3义同或义近而误。3.简要小结产生错别字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成语中的字义不了解成语中的每个汉字都有内在的文化因素。每一个成语都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

5、成的固定的短语。每个成语中的汉字是不能改变的。4.解析成语。1课件出示再接再厉厉与励破釜沉舟釜与斧。解析成语中的“厉”和“釜”。厉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教师板画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这里作使动词使……磨得锋利。而“励”是在“厉”字上加了一个意符“力”意思就是使人向上。如“勉励”、“励精图治”。釜从金省“人”形父声。本义古炊器如同现在的锅。比如“豆在釜中泣”。斧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2结合汉字讲故事。师同学们这两个成语中的“厉”和“釜”的形义与成语故事的内容有关。谁知道“再接再厉”和“破釜沉舟”的故事故事一再接再厉最早记录的是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为

6、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人们都要在磨刀石上磨利鸡的嘴以使它嘴尖锋利能一下子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故事二秦朝末年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派他们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带着人马去救赵国。楚军全部渡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破。项羽这样做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这就叫破釜沉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自己错别字产生的

7、原因并从成语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欲望并初步学会结合汉字来理解成语。】三、形义入手方法记字师同学们如何记好成语中的汉字最重要的是在成语的意义中分析汉字的文化因素。这堂课老师提供以下几种方法明义记字、探源记字、推形记字、结构记字。1.明义记字。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的“再接再厉”和“破釜沉舟”就是通过字义来理解的。其实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一定的语境往往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径”和“胫”。课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