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

ID:57598479

大小:48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8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苏武传学习目标1.理解文本中重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2.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3.掌握文中刻画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疏通文意,给每段文字添加小标题,理清脉络。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2.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栘中()数通使()丈人行()遗单于()阏氏()......煴火()膏草野()啮雪()旃毛()牧羝().....纺缴()檠弓弩()斧钺()...2.名句积累

2、。(1),何久自苦如此!(2),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合作探究1.苏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匈奴的?2.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3.卫律、李陵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为了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作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5.本文典型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数:屡次.B.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离别.C.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攀、招供.D.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益:更加.2.下

3、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C.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D.请毕今日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来时太夫人已不幸..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D.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②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B.①武与李陵俱为侍中②汝为人臣子..C.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②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①赐钱二百万以葬②张胜闻

4、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5.下列各句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选择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宜皆降之②屈节辱命③单于壮其节④空以身膏草野⑤反欲斗两主⑥天雨雪,武卧啮雪⑦杖汉节牧羊⑧武能网纺缴,檠弓弩⑨扶辇下除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②③⑥/①④⑦/⑤⑧⑨D.①⑤⑥/②⑦⑧/③④⑨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

5、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

6、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B.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亡:死亡.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一向.D.加以老母系保宫系:拘押.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B.单于视左右而惊....C.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D.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8.下列叙述不符合课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

7、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

8、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