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

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

ID:5763723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29

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_第1页
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_第2页
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邓友超教育家是从实践中诞生的首先,中小学需要教育家。教育家是比教书匠层次更高的教师。中小学教育是奠定知识基础、培养思维和行为习惯、塑造健康情操的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技术工作的反思性实践。这种教育或实践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是技术人员,而应是教育家。只有教育家,才能够身处其中而游刃有余。其次,中小学教师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来自实践,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教”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中小学教师离教育实践最近。在一些人看来,教育家何等神圣,即便有,也只能出自高校或有高学历的人

2、。这种看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教育局和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家离自己真的很远。各地各校有评选“特级教师”、“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教师”的,但就是没有评选“教育家”的。这说明了最有可能诞生教育家的地方,却成了最没有自信的地方。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时下关于教育家的标准有很多说法,但最本质的是看一个教师是否拥有了实践智慧。谁拥有了实践智慧,谁就是教育家。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由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积极感知、辨别与顿悟,对教育伦理品性的彰显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教师对教育合理性

3、的追求,意味着教师既要遵循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关于教育的客观认识,又满足具体教育情境中师生的相对性、时间性和价值关涉。怎么追求教育合理性呢?一是把握教育真理,深刻理解教育,尤其要深刻理解新出现的教育现象,因为新出现的教育现象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二是考虑教育问题时把自己的目的考虑进去,不要无条件地放逐自己的主观性,不能把自己当旁观者。其次,教师对当下教育情境积极感知、辨别与顿悟,意味着教师要看到情境中的一些细节,抓住情境特征,明白该情境和其他相似情境的差异,感受情境暗含了哪些行动可能,并屏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方式,正确地采取行动。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

4、赖,树立在教育情境中反思的意识,确立更具弹性的新教育常规。第三,教师对教育伦理品性的彰显,意味着教师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在教育目的上消解认知主义,在教育语言上杜绝“语言暴力”。成为教育家先要优化思维教育家一定是有良好思维能力的教师。当前,教师必须优化三种思维:实践推理、平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践推理讲究深思熟虑。一个喜欢深思熟虑的教师,总能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在齐一中看到变化,在辛劳中收获感动。喜欢深思熟虑的人,把思考当乐趣,把实践变成思考的试验田。逐渐地,思考在实践中深刻,实践在思考中改善,智慧在实践与思考之间养成。平衡思维要求教师注意在教育观念

5、维持与更新上、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上、教书与育人上保持平衡。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的行动与众不同。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建立在打破常规思维上,可以增强教师的思考能力,有助于教师在复杂的实践面前不武断、不简单,从而改变教师的技术人员形象。这样说来,有着实践智慧的教育家一定是想思考、能思考、善思考的教师。提出自己的教育隐喻要使教师实践知识转化为教师实践智慧,就必须进行知识管理。首先,知识管理后的教师实践知识更为自觉。知识要转化为智慧,需要理性的直觉。如果教师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实践知识,能够自如地不断外化、组合与内化,势必对实践知识理解得更深入,而这恰恰是引发理

6、性的直觉的基础。其次,知识管理后的教师实践知识更易转化为行动。教师实践智慧一定是体现在行动中的,而教师行动一定是某种观念影响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智慧。管理教师实践知识,主要是外化。通常的策略有说课、集体备课、写反思日记、叙事等。这里再介绍另一种策略---隐喻。隐喻本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指用一个已知的事情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个未知的事情。相关研究表明,隐喻对于界定教学专业的各种观念具有认知意义。与教师有关的隐喻很多,比较熟悉的有: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

7、己要有一桶水”等。这些隐喻都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是教师自己的隐喻。只有教师自己通过实践产生的隐喻,才是外化教师实践知识的手段。因此,我们鼓励更多的教师在认真思考之后提出自己的隐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一个教师在成为教育家之后,如果不注重学习,其教育家的品质就会褪色。良好的教师学习可以改善教师实践,并在其中养成教师实践智慧。一是教师学习使教师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教师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获取,掌握一些先前没有的知识或技能,它更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参与。通过参与,教师不仅知道了自己实践的问题,而且也知道了先前应对方式的利弊;也知道了别人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8、的,自己又是如何迁移的;也知道了专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自己又是如何与专家交换意见的。这样,教师面对问题就会自信得多。二是教师学习与教师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