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

ID:57643167

大小:3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9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_第1页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_第2页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_第3页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_第4页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滤(NF)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纳米级孔径、具有离子选择性、操作压力低、耐压性与抗污染能力强、经济实用等。目前,纳滤膜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在海水淡化〔9,10〕、食品加工〔11,12〕、制药〔13〕等方面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纳滤膜处理各种工业废水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薛莉娉等〔14〕用NF90纳滤膜对含铜电镀废水进行处理,讨论了初始浓度、操作压力、运行时间、阴离子种类、浓差极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纳滤膜对含铜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98%,出水铜质量浓度<2.0mg/L,随着

2、废液体积的浓缩,铜离子浓缩倍数可达10倍以上,可回用于镀件漂洗,实现铜的再生利用。由此可见,采用纳滤膜技术处理电镀废水,不仅可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浓缩后的废水重金属含量高,具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进水为电镀厂实际漂洗废水,具体水质如表1所示。仪器:722N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HS-3型pH计、DDS-11A电导仪、PP滤芯(5μm,AMC公司)、纳滤膜(HNF40-8040,美国海德能公司)、增压泵(1.5kW)、离心泵(5.5kW)。 试剂:光谱纯镍粉、氨水、柠檬酸三铵、碘、碘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丁二酮肟,均为分析纯。1.2试验装置

3、与方法(1)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主要由膜组件、保安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进水箱、产水箱等组成,如图1所示。 电镀含镍废水经增压泵压入保安过滤器去除颗粒杂质及悬浮物后,由高压泵泵入纳滤膜组件,浓缩液循环回进水箱,透过液进入产水水箱。纳滤膜组件流量以及进出口的压力由调节阀控制。 (2)试验方法。纳滤膜使用前是干膜,必须先用水在室温下浸泡24h,保证膜孔内充满液体,然后在低压低流量条件下冲洗3h,排出全部透过液,确保能够有效去除附着在膜表面的防腐剂和其他化学物质,最后再在低压低流量条件下全循环运行2h,预压纳滤膜,从而确保后续试验中膜能够稳定运行。试验主要考察操作压力、进水流量、料液浓度、

4、产水比、时间等因素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操作条件。试验过程中,虽然进水的pH、TDS、电导率、温度等对膜分离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在实际工程中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整需要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权衡效果和投资两方面因素,试验未对上述项目进行研究。试验过程中,控制进水pH在6.8左右、TDS为775mg/L、电导率1556μS/cm、温度26℃,压力、流量、产水比均由阀门调节。 (3)样品分析方法和原理。Ni2+采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11910—1989)进行测定。在有碘存在的氨溶液中,镍与丁二酮肟作用,形成酒红色可溶性络合物,在波长530nm处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得出

5、待测溶液中Ni2+浓度。标准曲线方程为c=9.153A-0.032,R2=0.999,工作曲线的有效范围是0~5mg/L,有效范围以外的水样稀释至适当倍数后测其可见光吸光度,再折算成Ni2+质量浓度。截留率(I)由式(1)计算。式中:q1——原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mg/L;q2——透过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mg/L。各参数的测定均在系统稳定运行15min后取样分析。2试验结果与讨论2.1操作压力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进水Ni2+为115mg/L,进水流量为4.2t/h条件下,设定各个压力状态运行60min,考察操作压力对纳滤膜截留率以及浓缩液浓缩倍数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图2操作压

6、力对Ni2+截留率和浓缩倍数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Ni2+截留率不断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压力增加使得溶剂透过率逐渐增大,从而导致更多的溶质分子在膜面积累。同时由于溶质扩散系数比溶剂扩散系数小得多,溶质较溶剂更难透过膜,料液侧膜面溶质浓度相对增加,导致其相对作用增加,进一步阻止溶质通过膜,因此Ni2+的截留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浓缩液中Ni2+浓缩倍数也不断增加。结合相关数据,同时考虑到高压泵的工作极限,将试验操作压力定为0.65MPa。2.2进水流量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操作压力为0.65MPa、进水Ni2+为115mg/L、运行时间为60min条

7、件下,考察进水流量对Ni2+截留率及浓缩倍数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图3进水流量对Ni2+截留率和浓缩倍数的影响  图3表明,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大Ni2+截留率和浓缩液中Ni2+的浓缩倍数也相应增加;当流量达到6t/h时,截留率增加效果不显著。这是由于纳滤膜运行中存在膜过程阻力,包括膜阻力、污染层阻力及浓差极化阻力,其中浓差极化阻力是影响截留率的主要因素。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浓差极化阻力也随之增大,截留率也同样升高。但当进水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差极化阻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