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

ID:57651017

大小: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30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_第1页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_第2页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_第3页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_第4页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实验报告修正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冲模工艺弯曲与工艺设计课程实验课题:弯曲件的展开长度与测量专业及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组长:组员:2014年3月30日实验名称: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与校核一、实验目的:1、理解材料的展开长度的含义。2、通过V形件的弯曲实验,了解及掌握板料展开长度的计算与测量方法。3、分析比较不同弯曲角度对展开长度的影响。4、分析比较理论弯曲展开长度与实际弯曲展开长度的差异二、实验原理(1)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

2、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2)弯曲图示以及计算方法三、实验器材1、试样:Q195板材9块(尺寸100mmX20mmX1mm)2、设备:20吨电子拉压试验机、简易模具(凸模角度60°、90°、120°)、游

3、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四、实验步骤1、检查调整实验设备,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个弯曲凸模的实际角度并将数据记入表格;2、准备试样,将试样剪切成所需的尺寸;3、安装不同角度的弯曲模,调整压力机滑块连杆长度,使弯曲间隙为材料厚度;4、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各板料厚度计入表格,将板料折弯对应的角度,折弯高度为30mm,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际折弯高度,记录表中;5、每个弯曲模试验3次,过程和步骤4相同。6、用不同的弯曲模弯曲试样,重复步骤4、5进行试验,记录相应数据;图一图二图三三、数据记录表一原始板料组数12345678

4、9长度116.05116.30116.05116.35116.35115.25115.25117.201117.00表二弯曲后板料角度60°90°120°数据L1L2L3L1L2L3L1L2L3146.7251.3648.2847.3644.8243.1444.5645.8249.32255.5451.1857.0649.6650.5455.3651.7248.2444.6235.315.624.9311.3211.8011.2919.7620.0820.72六、比较分析1、通过观察折弯过程以及实验

5、数据,讨论实验所用方法的准确性;2、分析比较试验所得数据与原板料的长度变化;L=L1+L2+L33、通过试验,分析影响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