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

ID:57666740

大小:514.1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8-31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_第1页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_第2页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_第3页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_第4页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基备考:古代历法纪时那些事儿世界三大历法系统太阳历1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我国的阳历有四种: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历和彝族太阳历。干支纪日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至北宋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十二气历由北宋沈括所创。废除以十二朔望月为一年的阴历算法,改以二十四个节气的定年法,对于农事耕做方面又极为有利。天历其实是十二

2、气历。世界上流行的阳历主要有西历、古埃及历和古罗马历。西历,即公历,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阳历。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七千年前,古埃及人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太阴历2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

3、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阴阳历3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故古人以增置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古代农历严格来说属于阴阳历,我国农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从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应用。农历月份别称中国古代历法著作《夏小正》1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法学文献原为《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农历之起源。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候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旦中星、晨见和夕伏的恒星、北

4、斗的斗柄指向、河汉(银河)的位置以及太阳在星空中所处的位置等。《太初历》2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以没有中气(古代天文学家把二十四节气中的单数称为节气,双数称为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汉书·律历志》记载,汉武帝元封七年诏令司马迁等“议造汉历”,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故称新历为《太初历》。《大衍历》3中国历法体系的成熟由唐代僧一行编订。僧一行通过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

5、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僧一行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大衍历》共分七篇,内容包括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等。《授时历》4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由元朝许衡、郭守敬等编著。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星宿、月相斗建1即“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出自《史记・历书

6、》)。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中国古代人们发现在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星宿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古代人把星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

7、、鬼、柳、星、张、翼、轸。《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中“流火”即东方七宿中的心宿。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此中“参商”为二十八星宿名(商即心)。二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故“参商”比喻亲友不能会面,也比喻感情不和睦。朔、望、上弦、下弦3每月初一称为朔日,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日,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亮和太阳成90°角叫弦。月亮在太阳东面90°时的月相叫上弦,指每月的初七或初八。这时,月亮明亮的一半朝西方。月球在太阳西面90°

8、叫做下弦,指每月的二十二或二十五,这时明亮的一半朝向东方。中国古代计时方法计时单位1十二时辰制是西周时根据日月运行规律定出了计时的方法。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点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五更是中国古代民间将夜晚分成四个时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除此外,计时单位常见的还有一盏茶、一炷香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