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

ID:57674596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5课《无言之美》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课 无言之美【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2.学习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论据,赏析本文语言。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重难点突破】重点:阅读作品,把握演讲词的写作特点;反复阅读,欣赏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品味语言,揣摩幽默语言在演讲中的作用。难点:理解演讲词中作者抉择的睿智、豁达胸襟和爱国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情境导入】同学们,“无言之美”有三种境界,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或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朱光潜笔下的《无言之美》。【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

2、感知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1.生字:意蕴(yùn)  附丽(fù)  心旷神怡(yí)姑且(qiě) 蛾眉(é) 信手拈来(niān)缥缈(piāo) 顷刻(qǐnɡ) 目不忍睹(dǔ)譬如(pì)  谚语(yàn)栩栩如生(xǔ)寂寥(liáo) 含蓄(xù)独怆(chuànɡ)词语:附丽:附着,依附。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蛾眉:也作娥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泛指貌美的女子。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

3、过。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铢两悉称:一丝一毫都相吻合。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就能写出来。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2.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经典

4、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等。3.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引出论题:生活中充满“无言之美”。第二部分(4—12):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论证了“无言之美”。第三部分(13):归纳总结,得出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明确: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接着,举例阐述文学作品追求言不尽意;最后,得出结论:文学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2.请概括说明第3段中作者认为

5、“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明确: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散碎的、有限的。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是多变的、无踪迹的、混整的、无限的。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概述其大概。3.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明确:同意,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若美术作品说谎,就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性。4.第9段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5.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明确: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无限的情绪意旨。②

6、“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③“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6.文中运用了很多古诗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请举两例。明确:《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蕴含了“无言之美”。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本文的语言艺术值得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品读课文,在书上标出并批注。示例:1.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明确: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

7、又高于生活,绝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应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强文学的艺术性,提高阅读的趣味性。2.为什么“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明确:详细地描述仍不能尽意,笼统地描述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3.如何理解“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句话的意思?明确: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意旨。四、拓展延伸请说出至少两句能体现“无言之美”的古诗词名句。示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日出江花红胜火,

8、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