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考试.doc

旅游美学考试.doc

ID:57676303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8-31

旅游美学考试.doc_第1页
旅游美学考试.doc_第2页
旅游美学考试.doc_第3页
旅游美学考试.doc_第4页
旅游美学考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美学考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著名游记《醉翁亭记》的作者是()陆游王勃欧阳修苏轼2.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屈原3.佛教众多教派中,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是()禅宗律宗法相宗净土宗4.二、填空题1.旅游是一种交流活动,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2.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3.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仁学是儒家美学思想的基础。比德的观点是当时中国自然山水审美的一个显著特点。4.道家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美,提倡天人合一的道

2、家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石。三、简答题1.简述旅游美学的对象。旅游美学以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的方法与技巧为主要对象。2.简述旅游美学研究的意义。净化旅欧愚者的情感,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更好地建设实用美观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信息的审美效果,提高旅游服务的技艺水平,提高旅游管理水平。3.简述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审美意识的产生时期,自然崇拜时期,古典审美时期,崇尚山水时期,旅游审美发展时期

3、,大众旅游审美时期。四、论述题1.分析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审美关系的内涵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景观和旅游环境的审美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这是旅游审美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另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旅游审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系。2.论述提高旅游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加强旅游审美的实际体验,提高旅游业的美学管理水平。第二章、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有童话世界之称的九寨沟是以水为奇的,千颜万色,

4、碧蓝澄澈。这体现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形态美喻意美色彩美感触美2.位于陕西华阴的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山上建筑大都依山而建。悬崖峭壁、突兀凌空的险道,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它体现了()的形态美感。雄伟险峻秀丽旷野3.江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植被丰茂,山水交融,色彩葱茏,生机盎然,景色多表现为()之美。雄伟险峻秀丽旷野4.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中轴线的两侧,有对称、均匀的开间、房屋、大殿立柱、台阶、门洞、路基等。在系列组合上遵守严格的对称、均衡规律,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气氛。

5、这体现了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布局美造型美装饰美风情美5.到了蒙古草原一定要住一住蒙古包,体验一下骑马、摔跤的乐趣;到了侗寨要看一看吊角楼,进了黎寨要欣赏一下船形屋,;这体现了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布局美造型美装饰美风情美6要很好地体验游览三峡之美,最佳方式就是坐船观赏了。游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两岸景观像一组组镜头从眼前闪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是采用了()观赏手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移情观赏重点观赏7.在北京玉泉山眺望万寿山,万寿山只不过是一个单调的小山头,感觉不到什么美。而在颐和园昆明湖的

6、东岸看万寿山,便感觉其林木苍翠,高俊雄伟,在山上建筑物的衬托下,万寿山更显得美的壮观。这体现了()的观赏手法。观赏距离观赏角度观赏时间观赏节奏8.在观赏中国古典园林时,只需选择游览几个典型的、有特色的园林就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特征。这是采用了()观赏手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移情观赏重点观赏二、填空题1.通常旅游景观可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2.自然景观是通过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感触美。喻意美等美学特征来满足旅游观光者的审美需求的。3.自然景观形态美的内容十分丰富,风格多样,概括

7、起来有雄壮、奇特、秀丽、险峻、幽静、旷野等几种典型的形态特征。4.人文景观是通过造型美、布局美、装饰美、风情美等美学特征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自然景观的形态美?形态美是自然景观的最直观的美学特征,正是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给旅游观光者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自然景观形态美的内容十分丰富,风格多样,概括起来有雄壮、奇特、秀丽、险峻、幽静、旷野等几种典型的形态特征。2.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可采用哪些观赏手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移情观赏、重点观赏、观赏时间、观赏角度、观赏距离、观赏节奏等四

8、、论述题举例分析你熟悉的景点,他有哪些美学特征?应采用哪些观赏手法进行观赏?第三章自然景观审美一、填空题1.以旅游资源性质上的差异为依据,自然资源可分为4个主要类型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和气候景观。2.地质作用形成的主要景观有以下6种褶皱景观、断层景观、节理景观、地层剖面景观、火山景观、化石景观3.地表的岩溶景观有峰丛、峰林、孤峰、漏斗和石芽。4.地下岩溶景观主要有溶洞和地下河。3.常见的海蚀地貌形态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和海蚀平台等。二、名词解释1.自然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