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

ID:5769631

大小:48.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7-12-24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_第1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_第2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_第3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_第4页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高三语言阅读(三)练习(十一)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之,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三)练习高

2、三语言阅读(三)练习(十一)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之,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子列子之见微除不义远矣。且子列子内有饥寒之忧,犹

3、不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况其在富贵乎?故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可谓能守节矣。1“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一句译正确的是()A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B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D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2“以人之言而知我。”一句译正确的是()A根据别人的话才了解了我。B根据别人的话才认为我是聪明的。根据别人的话才认识了我。D根据别人的话才与我交好的。3中“死其难,是

4、死无道之人。”这一复句,要是给它的译加上关联词语的话,应当是()A既然……那么……B虽然……也……如果……那么……D只要……就……(十二)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吞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

5、归。除天阁待制、知谏院。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召权知(权知:原为暂时主持某州事务,此为调任某知府的意思)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能,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拯

6、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A第归,杀而鬻之:第归,暂且回去。B前守缘贡:缘贡,以进贡为缘由、为借口。有犯脏者:犯脏,犯贪污罪。D死不得葬大茔中:茔,坟墓,大茔,大坟墓。2对下列语句中的语言现象判断有误的是()A不主先入之说:主,意动用法。B闻者皆惮之:惮,害怕,畏惧,使动用法。使得至前陈曲

7、直:曲直,形容词作名词。D不伪辞色悦人:悦,使动用法。3下列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是()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①人们拿包拯的笑去与黄河清水作比较。②人们觉得包拯的笑与黄河的水变清那样难以见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③只有阎王和包公那里才打不通关节。④打不通关节的,可到阎王一样的包公处寻求公道。A②③B②④①④D①③4下列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是()A请去刻薄,抑侥幸。请求罢黜那些刻薄的官吏,抑制那些侥幸得官升官的人。B恶吏苛刻。凶恶的官吏对民众十分苛刻。拯立朝刚毅。包拯在朝,刚强果断。D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8、包拯与人相处不随意苟同附和,不说假话装笑脸让别人高兴。对“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译意最好的是()A平常居住,无私人藏书,老朋友、亲戚们都无往。B平常无私人书信往,老人,亲朋好友都不与他往。平常没有私人书信往,老人、亲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