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说明.doc

统计指标说明.doc

ID:57713392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1

统计指标说明.doc_第1页
统计指标说明.doc_第2页
统计指标说明.doc_第3页
统计指标说明.doc_第4页
统计指标说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计指标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录1:统计指标说明百分等级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计算方法是把考生各科的原始分在全体考生中从高到低排序。算出每一个原始分以下的考生占全体考生总数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数就称为百分等级。PR=100-{(100R-50)/N

2、},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指总人数(样本的总人数)。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语文成绩是80分,排列第5名,则其百分等级为:  PR=100-{(100*5-50)/30}=85  百分等级为85即指,在100名被试中,语文成绩低于小东的80分的有85人。常模标准分“常模”是指样本(或被试)在测验或考试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成绩分

3、布状态及各种相对地位量数等。常模标准分是以常模为参照的一种导出分数,它反映了考生个人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具体的计算方法是:1、计算出每一原始分的百分等级。2、由每个原始分的百分等级查正态分布表,找出它在正态分中对应的正态分数。3、按正态分数给出标准分:如果正态分数是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则报告该原始分的标准分为500分,如果正态分数比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大1个标准差,则报告该原始分的标准分为600分,比平均值小1个标准差,则其标准分为400分。一般地,正态分数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X个标准差时,其标准分为500+(-)100X分。按正态分布原理,规定标准分在1

4、00~900分之间。达标平均分权值根据测验或考试总分数的实现目标(如上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等目标分数值),按各科试题难度系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出的各科目标分数值:R:该科目达标平均分权值D:实现目标原始分数值Pi:各科目试卷难度P:该科目试卷难度达标贡献值在某次考试中,针对某个实现目标,某个考试群体的各科成绩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参试群体可以是个体考生、某班考生、某校考生或某一类考生。贡献值成功地把某群体在此次考试中各科目所作贡献大小量化了,同时也成功地把每个考生各科目贡献大小量化了,它具有可比性,因而具有评价作用。该评价体系只对参试群体作“考试结果评价”使用,

5、不涉及教学质量评价。计算方法如下:C:达标贡献值Z:参试群体科目原始分平均分R:科目达标平均分权值名次和排名由考试科目设置为计入名次和的科目的名次加起来再计算排名。标准差标准差描述了各分数之间的离散差异,是试题或试卷分数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数之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计算公式如下:S:标准差X:试题原始分数:该试题原始分的平均数N:参试人数Z分数Z分数是一种由原始分数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用以刻划某原始分数在参试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它以一批分数的平均数作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的距离。计算方法如下:Z:Z分数X:原始分数:原始分的平均数S:原始分的标准

6、差全科及格率全科及格率=所有科目都及格的人数/总人数*100%超均率超均率(比均率)是一个反映某分值超出(或低于)整体水平的程度的数值,常用于进行纵向比较。超均率=(班级平均分–全体平均分)/全体平均分*100%比均率=班级平均分/全体平均分*100%难度难度是指测验题目或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对于一道试题,如果大部分被试都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就小,反之,该题的难度就大。难度取值介于0—1之间。客观题难度计算:P:难度指标R:答对某道客观题的人数N: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P:难度指标:所有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得分K:该题满分达标平均分权值根据测验或考

7、试总分数的实现目标(如上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等目标分数值),按各科试题难度系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出的各科目标分数值:R:该科目达标平均分权值D:实现目标原始分数值Pi:各科目试卷难度P:该科目试卷难度达标贡献值在某次考试中,针对某个实现目标,某个考试群体的各科成绩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次考试中各科目所作贡献大小量化了,同时也成功地把每个考生各科目贡献大小量化了,它具有可比性,因而具有评价作用。该评价体系只对参试群体作“考试结果评价”使用,不涉及教学质量评价。计算方法如下:C:达标贡献值Z:参试群体科目原始分平均分R:科目达标平均分权值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

8、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取值介于-1.00—+1.00之间,值越大,区分效果越好,如果是负数,说明实际水平高的得了低分,实际水平低的得了高分。客观题采用点二列相关法:::题目区分度:该题答对的考生人数与总人数之比:该题答错的考生人数与总人数之比:该题答对的考生的试卷总分平均分:该题答错的考生的试卷总分平均分:所有考生的试卷总分的标准差主观题采用鉴别指数法:D:题目区分度PH:高分数组(以总分高分段27%考生为代表)在该题上的得分率PL:低分数组(以总分低分段27%考生为代表在该题上的得分率信度

9、信度即可靠性,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采用克伦巴赫(Cronb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