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

ID:57732576

大小:7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25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1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2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3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4页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2章 会计科目 与借贷记账法(1)商学院会计系荆新本章教学内容一、会计科目二、会计账户三、复式记账原理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本章教学目标理解会计科目的用途和分类掌握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分类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用途(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三)常见的总账科目(一)会计科目的用途1、会计科目的概念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以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一般分级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2、会计科目的用途采用复式记账的需要编制记账凭证的需要进行成本计算的需要开展财产清查的需要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参见《企业会计

2、准则——应用指南》附录:根据会计要素和实际需要设置,财政部设计指导性、标准的总账科目表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对于本身不存在的业务,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企业对于明细科目可以比照规定自行设置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三)常见的总帐科目分设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等六大类:资产类: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负债类: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共同类: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等所有者权益类: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利润分配等成本类: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损益类:如主营业务收入、主

3、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二、会计账户(一)账户的概念和分类(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三)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四)账户与科目的联系与区别(一)账户的概念和分类1、账户的概念根据会计科目开设,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用于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开设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式2、账户的分类按记载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费用类账户、收益类账户等(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所有账户的左方为借方,所

4、有账户的右方为贷方“借”和“贷”为专用的记账符号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以上属于约定成俗,成为技术性惯例,世界通用俗称“T”字型账户,也称“丁字账”(见下图)账户基本结构T型账示意图借方所有账户贷方2、账户内各种金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借方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100本期发生额500本期发生额400期末余额200注:200=100+500-400对于负债、所有

5、者权益、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150本期发生额350本期发生额400期末余额200注:200=150+400-3503、账户的内容,具体包括: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三)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1、总账与明细帐的关系总账对明细账具有统驭作用明细账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2、平行登记原理平行登记方法:根据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依据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总账,另一方面登记有关总账所属明细账的方法平行登记要求:依据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会计期间相同

6、、记入总账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明细账的合计金额相等3、平行登记示例例①企业购入钢材一批,总价900,000元,其中圆钢200,000元,方钢300,000元,角钢400,000元。材料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登记如下:材料总账①900,000材料明细账—圆钢材料明细账—方钢材料明细账—角钢①200,000①300,000①400,000(三)账户与科目的联系与区别1、两者的联系口径一致性质相同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设账的依据账户是科目的具体运用2、两者的区别科目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