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

ID:57738314

大小:3.59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20-03-26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_第1页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_第2页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_第3页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_第4页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UDC人夕W毫’《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句英译研究◆'◇i尹丛倩倩指导教师夏廷德职称’教授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5月10日答辩日期2011年6月26日答辩委员会主席,t-、.,’:’、‘◆E·,囊一心爻、k^2≯AStudyontheTranslationofMarkedPassiveSentencesinTheScholarsAThesisSubmittedtoDaHanMaritime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

2、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sCongQianqian(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ThesisSupervisor:ProfessorXiaTingdeMay20111t中卜^气’~^4:,If●0、t7l和使用授权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撰写成硕士学位论文:g岱盐处史滏虫董拯望的越麴鱼墓竖班塞:。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

3、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丛4篝j毒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大连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大连海事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海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

4、息研究所)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论文作者签名:丛债1看月冲日重;年名训鹕州师:导期日Al。■★^~'-/^^却tl中文摘要摘要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儒林外史(TheScholars)为参照,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儒林外史》中带标记的被动旬进行了研究,多年来关于汉译英被动句式的翻译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从宏观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弥补定性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本项研究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入手,

5、以平行语料库作为分析译文的辅助研究手段,以带标记的汉语被动句式英译为切入点,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儒林外史》杨宪益译本中带标记被动旬式英译的手段与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从不同的语言层面(包括词汇、短语、句子以及读者的反应)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儒林外史》进行了探讨。根据研究的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儒林外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动标记词是“被"和“受",其次是“蒙"。51.4%的被字句和29.5%的受字句含有不幸色彩,因此一般用于对施事不利的句子,成为消极被动句;而“蒙’’则常常含有幸运或尊敬的色彩,多成为积极被动旬。第二,英

6、语中表示被动含义的典型结构是“Be.Ven'’,但本文中并非所有的带标记的汉语被动句式都被翻译成英语中的对应结构。翻译时,译者常灵活地处理以使译文忠于原文,而且能更好地表达出译文的风格和内容。第三,研究表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文在最大限度上达到了功能对等,并且还尽可能地达到形式上的对等,弥补功能对等理论的不足之处。其译文验证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A关键词:‘儒林外史:》;带标记的被动句;平行语料库;功能对等毋

7、}r一^{’^.‘)0—4‘,0’英文摘要ABSTRACTBasedonThescholars

8、translatedbyYangXianyiandGladysYang,thispaperaimstostudymarkedpassivestructures.MostoftheresearchontranslationofthepassivesentencesfromChineseintoEnglishhasbeenconductedinaqualitativemanner,whichiscomparativelysubjective.Toavoidthelimitationandunilateralismofthequalitativeap

9、proach,thisresearchaimstostudythetranslationofmarkedC11inb“30passivesenten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