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

ID:57742485

大小:329.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_第1页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_第2页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_第3页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工程师ChemicalEngineer2010年第7期豢善文章编号0o。-124‘2叭o’07一oo0_o4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述赵吉娜,杨国兴,邴淑秋,殷北冰(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摘要:本文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及组合方法4个方向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sonremovalofm

2、icrocystinsinwaterZHAOJi—na,YANGGuo-xing,BINGShu-qiu,YINBei-bing(DaqingChemicalIndustryResearchCenter,Daqing163714,China)Abstract:Thisarticlemakesabriefsummaryonremovingmethodsofmicrocystin,whichincludingphysicalmethod,chemicalmethod,biologicalmethod

3、andcombinationmethodathomeandabroad,furthermoreputsforwardtheprospectofthemethod.Keywords:microcystin;remove;research随着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饮用微囊藻毒素(如MC—LR、MC—RR、MC—YR等)。水处理中关于藻类的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特别是Adda是一种特殊B一氨基酸,有人发现当Adda结水体中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其对人类健康产构改变时MC毒性丧失。Iso-gl

4、utamicMethyl—dehydro—alanine生了极大威胁,因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环状多肽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肝毒性【¨。MCs主要是由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念珠藻属产生,目前已经发现有70多种变体,其中分布最广泛、毒陛最强的是微囊藻毒素一LR,因此,我国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phenyl-4,6_dien。icacid(ADDA)Methylasparticacid2006)中规定MC—LR限值为1g·L-li

5、酬。由于MC图1微囊藻毒素lMC)的结构通式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彻底Fig.1Structureofmicroeystin(MC)去除,因此,寻求有效去除MC的水处理技术,对于1.2微囊藻毒素的性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C性质稳定,煮沸后不失活,不挥发,抗PH变化,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且水溶性大于1g·IJ-1oMC能1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及性质耐300℃高温,自来水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氧等都不能破坏其结构,不易为真核生物和细菌肽酶分解。1-1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可在水生生物中

6、负富集。也正是由于MCs的高稳定微囊藻毒素是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单环七性特点,才使得MCs的去除较常规物质难。肽肝毒素,一般结构为环fD一丙氨酸一L—x—D一赤一8一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一L—Y—Adda—D一异谷氨2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酸一甲基脱氢丙氨酸1或(一D—Ala—L—X—D—MeAsp—L—Y—Adda⋯DGLuMdha)(图1),由于在环状结构2.1物理方法2、4位上的两个L一氨基酸不同,便形成了各种物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膜过滤、活性炭吸附、气浮以及直接过滤等。收稿日期:2

7、010-04—192.1.1混凝沉淀混凝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蓝作者简介:赵吉娜(1982一),女,助理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齐齐哈尔藻,从而去除细胞内藻毒素,而对溶解性藻毒素的去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现从事仪器分析工作。2010年第7期赵吉娜等: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方法的研究5l除率很低。甚至混凝过程中的搅拌作用可能会使藻类,以减少细胞内毒素。但气浮法存在藻渣难以处细胞中的藻毒素释放到水中而增加溶解性藻毒素理,气浮池周围臭味重,操作环境差等缺点。为达到的浓度1。Lam等【利用AI2(so)作混凝

8、剂进行试较好的脱藻效果,一般需要进行预氯化或预臭氧验时,发现pH值大于6时絮凝除藻效果较好,而水化。体中溶解性藻毒素含量非但未降,还略有升高(增2.1.5砂滤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砂滤脱除藻毒素加约30%)。Chow等【7认为以A1:(SO),和FeC13作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粘土颗粒对藻毒素有吸附效为混凝剂时,不会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大部分藻果,试验表明MC—LR可以通过粘土矿石如高岭石细胞都能被完整地去除,经过此工艺处理的水体中和蒙脱石等表面的细密颗粒过滤去除,去除率可达未发现藻毒素的增加。Ha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