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

ID:57751562

大小:284.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_第1页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_第2页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_第3页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2期江汉石油科技V01.20No.22010年6月JIANGHANPErROLEUMSCIENCEANDIECHNOLOGYJun.2010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勘探前景分析孔金平王慧宁(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摘要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处于梅槐桥生油洼陷油气运移有利的指向部位,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该区白垩系的储层发育,构造形成期早于油气的形成期,通过万城断层使下第三系烃源层与白垩系优质储层相接,形成了白垩系新生古储的油气藏。万城断裂带白垩系次生油藏具备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关键词江陵凹陷新生古储烃源因素成藏条件有利区带江陵凹陷是江汉盆地次一级

2、的构造单元,是在上不具备生烃条件。钻探证实从下到上有三套烃源侏罗纪末期燕山变形褶皱基底上发育的白垩一第三岩:上三叠一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下第三系古新统系的多旋回断陷,以万城断层为界,具有东西分块,沙市组上段及下始新统新沟咀组下段烃源岩、下第南北分带的特点。白垩系构造形态是一个近南北向三系上始新统潜江组的烃源岩(如图1)。的继承性古隆起,位于万城断层上升盘。万城断裂江陵凹陷主力烃源岩为沙市组上段到新沟嘴组带中段白垩系发育有采穴复兴场构造带、凤凰冯口下段,发育于第一断陷阶段的中晚期,主力烃源岩主构造带、潘家场构造带。2000年鄂深8井于白垩系体分布于万城断层的

3、下降盘,即万城断裂带中段的地层取得重大突破,初期放喷50m/d,日稳产是32.梅槐桥向斜,也是整个江陵凹陷的构造沉降中心,梅4t,随后鄂深8—1井,鄂深1O井在白垩系地层中均槐桥洼陷持续的沉降使得主力烃源岩得以较好的保获高产油流;2008年钻探的SK8—16井在复I断块存和充分的演化,从而成为江陵凹陷烃源岩厚度最白垩系渔三段红花套组试油日产15.62t工业油流,大、演化程度最高的主力生烃洼陷。这套烃源岩深展示了次生油藏的勘探前景。勘探实践证明万城断度一般大于2000m。在万城断裂带中段以东梅槐桥裂带中段白垩系成藏条件优越。向斜埋藏较深,如在万l3井在该套烃

4、源岩顶面埋深在3500m,累计厚度大于300m。主力的生烃洼陷为1成藏条件梅槐桥向斜,在洼陷区累计厚度最大可达600m。主力烃源岩和主力生烃洼陷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万影响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中段白垩系成藏因素城断裂带白垩系烃源的局限性,主力生烃洼陷的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主控因素,即烃源因气运移优势指向也决定了白垩系成藏范围,主力烃素、构造因素和储层因素。其中烃源因素为第一主源岩主生烃期和排烃期更能限制圈闭成藏。只有那控因素,只有处于梅槐桥生油洼陷油气的运移指向些分布于主力生烃洼陷周围且与主力烃源岩有效沟部位,才具备成藏的前提条件。其次是构造因素,只通

5、的地区,白垩系砂岩才具备成藏的前提条件。有那些形成时间早于或油气主运移期同期的圈闭才1.2构造条件最有机会成藏;储层因素是影响油气藏质量的重要区域构造背景和近烃源的构造位置是白垩系圈因素,只要那些在油气运移聚集之前依然保存良好闭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区域构造格架和演化控制的孔渗条件的砂岩才是真正的有效储层。了主力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特征,继承性发育的古1.1烃源条件构造背景有利于油藏的形成和保存。江陵凹陷上白垩系渔洋组处于干旱气候条件下多物源快速堆积的冲击扇一河流一滨浅湖,以砂、泥第一作者简介孔金平,2007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勘查岩为主,缺乏明显的沉积中心,尤其

6、是暗色的泥岩不技术与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资料解释工作。发育,多呈零星断续状分布于白垩系的中上部,基本·10·江汉石油科技20卷地层构造演化烃源岩演化地震不整构造州刈、h⋯系统组段演化构造坚fc线湖艋浈}tfI啦熟』运反射层合面阶段旋回“瓶f艺J段A、第四系更境平组E第三系』中始新统绩厂潜j华r江镇寺组组T7、~区V域隆断蚀升挝期剥期期第<参JI■()3-044中始新统沙组构k局部强烈断造陷期_二段旋下回第下始新统新{T箍鼻}=系沟咀组下一^断期尊1—Jl一f)7l颦构占新豌造上段届鄂旋II(175一f7沙市组司●下段断蝻期f自垩系上统羊组局部·

7、,I/2II】■ll图l江陵凹陷烃源岩发育段示意图采穴复兴场构造带处于万城断层上升盘,万城往往是本区白垩系渔阳组的主力油层。成岩作用对断层上升盘从沙市组沉积开始,就一直是江陵凹陷自垩系砂岩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很大,本区保存的孔的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在第一断陷旋回阶段隙主要是粒问溶孔,是颗粒遭受溶蚀生成的。采穴末,该区整体抬升,使新沟咀组上段被严重剥蚀,而复兴场构造带白垩系的储层物性总体为低孔低渗特万城断层以东的下降盘则一直处于沉降阶段,地层征,对于自身缺乏生烃条件的白垩系来说,其成藏的保存相对完整。由于长期处于构造部位,使得采穴前提是要有外部油源的注入,也

8、就是说在白垩系圈复兴场构造带自始自终处于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部闭与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