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

ID:57758896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1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2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3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4页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稻集中育秧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稻集中育秧技术一、集中育秧的意义集中育秧是解决当前农村水稻育秧工作中缺劳力、缺技术、缺场地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增加我市双季稻种植面积的现实需要。国家对集中育秧进行资金补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与支持。二、集中育秧的类型仁全托式由育秧主体组织并全程负责,为无劳户或不愿意育秧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农户不参与育秧过程,按协议价购买秧苗。初步估算,一亩秧田成本3800元左右。每亩大田190元左右。2、半托式由育秧主体组织,农户参与部分育秧活动,并提供软盘、地膜等部分育秧物资。这种统分结合的方式,有利于降低管理费用和物化

2、成本,适合于有劳力而缺技术的农户。三、怎样搞好早稻集中育秧早稻集中育秧点要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为原则,一组或多组联合设立集中育秧点,每个集中育秧点秧田面积以5-20亩为宜,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水稻集中育秧主体有下列四种类型(1)种粮大户。种粮大户是水稻集中育秧的重要主体,由其牵头组织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示范,是水稻集中育秧的主要组织形式。(2)合作社。由种粮、农机等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在原有合作内容基础上增加育秧服务内容,为合作社成员培育水稻秧苗。(3)育秧(机插)专业户。由育秧专业户或种田能

3、手、科技示范户、村民小组组长等牵头组织开展水稻集中育秧,为周边缺劳力、缺技术、没有育秧意愿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4)基层组织°在上述集中育秧主体不健全的地方,各级组织特别是村组(一个组的秧田集中起来,达不到5亩,也可算集中育秧),要承担起水稻集中育秧主体职责。同时,鼓励农技人员牵头组织进行水稻集中育秧示范。为了规避育秧风险,要按2-5%的比例组织育好备用秧。早稻集中育秧技术K选择优良品种各地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我市的早稻主导品种有中嘉早17、株两优819陵两优268、陵两优

4、942、湘早粘45号、陆两优996,晚稻主导品种有丰源优299、丰源优272、岳优9113.湘晚Wl12.湘晚Wl13号。水稻集中育秧要实行“一片一种”,即:一个集中育秧点选用同一个品种。每亩大田用种量,早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分别为25公斤、5公斤左右。2、秧田准备(1X秧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基础条件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稻田,软盘秧按秧田与大田1:20o(2X翻耕整厢。2月中旬以前翻耕好秧田,播种前按南北方向整理好秧厢。软盘抛秧的秧厢有效宽度以两个秧盘的长度外加每边留15厘米为宜,厢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腰沟深2

5、0厘米左右,围沟略深,做到沟沟相通。湿润洗插秧,厢宽150厘米左右,沟宽20厘米、深45厘米左右。厢面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软硬适中。播种前一周施好秧田基肥,每亩秧田施入25%的复合肥25・30公斤或45%复合肥15公斤。(3施用壮秧剂。软盘抛秧,在摆秧盘前2-3天,将壮秧剂与一定量的过筛细土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均匀撒在秧田表面,摆放软盘;另一份均匀撒施在软盘内,然后再加入适量过筛细土或糊泥,沉实后播种。盘育机插秧,直接采取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或每亩用适量壮秧剂与营养土拌匀,作为秧盘底土。湿润洗插秧,将壮秧剂拌土均匀撒

6、施在秧田表层,再耙入2厘米土层内,厢面用木板整平后播种,泥浆塌谷。禁用拌有壮秧剂的细土直接盖种、拌种或与种子混播。3、育秧物资准备软盘抛秧,每亩大田准备353孔或308孔软盘80・90片,每亩大田准备长250厘米左右竹弓20根左右,同时再备宽30・50厘米、长约200厘米的竹胶板或三合板,用于播种时挡芽谷;盘育机插秧,常规稻每亩大田准备专用软盘(58x28x2.5厘米)32片左右,杂交稻25-28片。地膜宜选用0.21毫米厚的优质地膜。采用大棚育秧的,应到专业生产企业订制育秧大棚和支架。4、浸种催芽(1)晒种选种。浸种前3

7、・5天选晴天晒种3・4小时,最好用彩条布或晒垫晒种,避免在水泥地上曝晒。杂交稻只摊开透气不晒种。选种可用风选、筛选或水选,水选一般用黄泥水、盐水,溶液比重为1.05・1.10,选完种后用清水洗净准备浸种。杂交稻种子饱满度较差,一般用清水选种,将不饱满种子分开浸种催芽。(2)浸种消毒。水温309时约需30小时,水温209时约需60小时。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实行“少浸多露:杂交稻种子不饱满,发芽势低,采用间隙浸种或热水浸种的方法,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浸种时用咪酰胺、强氯精进行种子消毒。早稻常规种子先浸10-12小时,沥干后再用

8、咪鲜胺或强氯精浸种消毒10・12小时,保持液面不搅动,然后洗尽药液再浸。(3)(崔芽。催芽前将浸好的种谷洗干沥干后用“两开一凉”温水(55°C左右)浸泡5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保持谷堆温度35・38°C,15・48小时后开始露白。种谷破胸露白后,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温,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炼芽。遇低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