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与资源评估.doc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

ID:5776608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1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2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3页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需要与资源评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需要 一个社会的责任在于满足其成员之基本生存需求,包括:生理、社会、情绪、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这些需求的内容会随时代变迁而不同,但是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于这个标准——Ponsioen(1962) 需要是社会工作者理解案主及其环境的重要切入点。 专业社会工作就是在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案主之所以陷入困境或面临困扰,常常是由于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满足需要的内容或途径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理解有关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是社会工作者理解案主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的关键。在实务工作中,工作者应具有敏锐

2、的意识和能力把问题转化为关于需求的概念和表达。 (一)概念与性质 “需要”是英文“NEED”的中译。约翰逊认为,需要是“在一个既定的情景中,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系统于合理期望内发挥功能所必须的东西”。 从这个定义中,大致可以对此处所说的“需要”作出以下限定: 1、需要与特定的情景有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受社会、政治及经济环境影响。 2、需要的满足必须是基于合理的期望之内,包括需要的内容必须是现实条件所允许的,满足相关需要的途径必须是社会可接受的(这里的社会不意味着简单多数) 3、这个需要必须是特定的个人

3、或系统发挥社会功能所必需的。 一般来说,需要本身具有弹性与相对性,而非静态或绝对。期待愈高,需要会愈高。需要被满足后,会有更多或更高需要出现,而非静止状态。 影响需求因素 生活水平(standardofliving):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原有状态的标准会提高人们期待会改变,需求也会增加。如:贫困线、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等。 社会政治环境:对于人民各种需求的认知,会随时间变迁而改变。如民主、人权、政府责任理念的传播和发展等。 资源存在与否与现有的服务技术:主要表现在需求与资源互为影响。比如独生子女现象——

4、托育服务减少,但质量需求提高;老龄化——健康照护需求提高。又如跨国婚姻家庭服务——先有资源、再创造需求。 (二)共同的人类需要 人类个体虽然千差万别,但作为一个种群,大部分学者认为人类有许多共同的基本需要。 H-HEPWORTH 对人类基本需要的观点 需要:正向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自尊、自信心 资源所在地: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教师、同辈群体等)所提供的安抚、接纳、爱和正向回馈 需要:情绪——感觉被他人需要和尊、同伴、归属感 资源所在地:父母、配偶、朋友、手足、文化上认同的团体、社会网络 需要:个人

5、实现——教育、休闲、自我实现、审美的满足、信仰 资源所在地:教育、休闲、信仰、就业和其他社会机构 需要:生理需要——食物和衣物、居处、健康照顾、安全、保护 资源所在地:经济、法律、医疗单位、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体系、急难救助团体、法律协助单位 TOWLE对人类基本需要的观点 物质福利——食物、住所和健康照顾 情感和智力成长的机会 与他人的关系 精神需要的提供 上述两种观点大致相同,都考虑了人类基本的物质的、情感的和社会的需要。 陶乐还指出,人的需要与年龄和生活情景相关。例如婴儿的需要一定包括身体照顾、学习

6、机会和与爱他的人建立关系等,而承认的需要一般是生存机会以满足衣食住等,不需要身体照顾(老弱病残除外)。 马斯洛(Maslow1962)逐级上升趋势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需要,这类需要的级别最低但也最基本,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   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或者说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等。它指那些需要感到被人所爱,被人需要

7、,渴望与人建立一种充满深情关系的需要。   自尊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   自我实现需要: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 还有两种需要马斯洛认为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但他有详细说明。这两种需要是: 认知和理解需要:指获得知识,满足了解自我、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 审美需

8、要:对平衡和对称等美的需要。 在马斯洛理论中,为了满足每一个需要,人们必须满足前面那一层次的需要,而基本的生理需要,又是考虑其他社会需要之前必须满足的需要。我们承认,求得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其他需要满足的前提,但它与其他需要之间并不一定是高低层次的关系。有时它们是被同时满足,不分轻重。例如,根据依恋理论,幼年与父母长期分离或遭受情感痛苦的儿童,其中许多人,日后更有可能遭遇行为的、情感的和精神健康的问题。也就是说,爱、关怀、抚摩等归属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