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

ID:57772817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7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_第1页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_第2页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_第3页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_第4页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触电、烫伤、中毒、窒息、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噪声等。对上述主要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如下:1、火灾、爆炸1)形成火灾的条件燃烧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三要素):存在可燃物、有引火源以及助燃物(一般是空气中的氧)。可燃物的燃烧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会引发火灾事故。2)火灾的形成分析下面从火灾形成的三要素并结合项目的特点来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的火

2、灾危险:(1)可燃物根据项目的特点,可燃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润滑用润滑油;b、包装物品等其它可燃物。(2)引火源根据项目的特点,引火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电气线路短路等引发的火花、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过热;b、违章使用电热或明火取暖设备、吸烟等;c、未设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安装不符合要求或失效,遭雷击产生火源。造成火灾蔓延的原因,主要有:a、可燃物存放不合理——仓库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留出“五距”(堆垛到顶、灯、墙、柱和垛的距离),车间和仓库的通道和货位的布置不合理;b、建构筑物间的防火间距

3、不够以及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够;c、引火源控制不当——对现场的电气线路、设备没有定期检查维护,因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等引起火灾;没有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出内燃机车辆没有安装阻火帽;违章吸烟等;d、未及时发现和扑救初起火灾;e、缺乏必要的灭火设备或灭火设备取用不方便或失效等;9f、扑救的措施不得当。3)电气火灾在实际操作中,各个设备的进线电压及其变配电、整流等电器设施电压较高,必须设置完善的防触电、漏电等安全措施,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当、电器设施发生短路等故障,容易出现触电和电气火灾等事故。发生电气火

4、灾的原因有:生产中用电设施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都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或外界火源极容易被引燃,电缆一旦着火会很快蔓延,波及临近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使火灾扩大,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二次火灾。整个厂区配电电缆火灾的主要因素有:若电缆布线靠近供热管道或暖气片等高温物体,又缺乏有效的隔热措施,使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容易产生老化,破坏电缆的绝缘,使电缆短路而导致火灾;电缆敷设不规范,布置不整齐,任意交叉,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不按规范要

5、求,接触不良或封闭绝缘不良,电阻增大引起发热着火,或安装时电缆的曲率半径过小,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电缆选择不当、不匹配,或质量不良,发生超负荷、发热,使绝缘老化、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的击穿短路,或过电压使电缆击穿短路起火;项目当电气元件、电气线路、浸油设施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都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或外界火源极容易被引燃,电缆一旦着火会很快蔓延,波及临近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使火灾扩大,4)其它引发火灾的原因分析(1)车间内可

6、能还存在其它易然物,如:包装材料或者其它引火源易发生火灾;(2)未按规程或设计要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3)报警系统发生故障,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准确报警;(4)灭火器材质量差,维护保养不善,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验;(5)消防设施失修或消防水供水水压严重不足,且无自备水源和内部消防水泵。2、触电伤害1)项目生产现场配置的电气设备、开关箱外壳若缺少触电保护接地,或保护接地线对地电阻超标,一旦出现漏电时,有使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的危险。管理不当、高温造成电线绝缘部分破损,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易发生触电事故。在下列情况下

7、,都可能发生触电:9(1)人体接触带电体,如裸露的导线、带电操作等;(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漏电)的电气设备,如绝缘破坏,接地故障等;(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等原因。2)项目高低压电气设备,在以下情况下,可能发生触电:(1)开关柜五防功能不全引起误操作或无防护措施造成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发生人身触电事故。(2)人与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安全距离不足,人体过分接近高低压带电设备,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必须确保最小安全净距或采取防止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如绝缘、间距

8、、屏护等。(3)检修人员使用不符合的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修时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检修结束人员未撤离,联系不周误送电;安全措施有误引起反送电,都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3)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对人身的伤害,物体打击的危险和随机性普遍性较大,在作业场所,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使物品或工具从高处坠落,打击人体造成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