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传感器的应用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

ID:577786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4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_第1页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_第2页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_第3页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光敏传感器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光敏传感器的应用》教案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光敏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学会在程序中应用光敏传感器。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二)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机器人课程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亲手参与,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环境。2、本节课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先请两位学

2、生做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亲身体会眼睛是如何来追寻光线的,了解眼睛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揭示出要想让机器人能够寻找光线首先要为其安装上眼睛(光敏传感器),然后再逐步的深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与自身相结合从而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设计程序解决问题。3、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   学会用“传感器模块”中的“光敏传感器”模块和“流程控制的模块”的“条件判断”模块。    (2)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永久循环、条件判断和光敏传感器模块。(三)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基本对机器人的工作流程有了基本了解,也具备了用简单的流

3、程图来表示机器人执行命令的能力,并且对于程序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能够设计简单的任务让机器人去执行。 (四)教学方法设计: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2位同学和我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一下游戏规则(出示规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游戏开始)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师:你在做游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生:(参加游戏的学生说一说他的亲身感受)设计意图   以游戏的形式开始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生动而又形象的游戏,激

4、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任务驱动师:(出示课件)光敏传感器是通过两个光敏电阻分辨光信号强弱的,它与人类的眼睛一样可以接收光线。生:(学生可以自由的阐述他的看法)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进行评价)。研究任务一:利用“光敏传感器”。师:下面请同学们动手将机器人的眼睛装上,试着让机器人动起来看它能不能分辨光线强弱来寻找光源。生:操作练习。师:同学们你们在操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通过练习发现什么问题)研究任务二:利用“条件判断”。师:在设置时,请注意“光敏传感器”要使用光敏变量;“条件判断”模块的判断条件应该是光敏变量==1(光敏变量=

5、=1代表的是右边光敏电阻接收光的信号强。)请打开诺宝程序,并且试着给机器人编一个流程图让它能够避寻找光源。生:练习操作,并将结果仿真。师:巡视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遇到的问题。研究任务三:利用“永久循环”。师:现在请大家里看流程图。我们给机器人装上大脑后,机器人就能寻找光源,它已经把信息传给了大脑,大脑也已经发出了命令。这样它们已经完成了这次判断,你如果还想让它继续判断下去不停的工作,我们要使用“流程控制模块”中的“永久循环”模块。师:请你再来尝试一下生:练习仿真。研究任务四:利用“高速电机”。师:当我们看到右边光线信号强时或者左边光信

6、号强时,我们该如何行走?生:(自由阐述)师:(做最终解答,回归任务)设计意图   本段教学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采取了教师引导提示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也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编程的方法。(三)小结1、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2、互相评价交流(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了解了多少知识,是否对机器人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下节教学做好铺垫。)     3、课后任务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学反思本节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引入新课从生活实例入手,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

7、求知欲;在进行“什么是传感器”的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两个实验的探究中加以归纳,并通过DISLab系统显示传感器的优越性,让学生了解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技术意义;在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热电阻、霍尔元件这些制作传感器的元器件教学中,注重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以此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