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

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

ID:57790170

大小:8.3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_第1页
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_第2页
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科技,闪耀世界中国科技与世界关系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曾经让中国的科技影响世界,可是在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下,中国的科技水平开始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一落后,就挨打。近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科学家用汗水与心血,让中国成为世界上一颗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    祖国高于一切    1949年,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中国的科学建设就已经提上了日程。但是科学建设不像工业、农业肯做就行,这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做大量的工作。可那时的中国已是千疮百孔,能找得到的科学家屈指可数。就在中国的科学建设处

2、于一筹莫展之时,那些留学海外、在各个领域已经获得成就的科学家们回来了。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先进的科研条件,不顾劝阻和阻挠,排除万难回到了祖国。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原因:祖国高于一切。于是,钱三强叫来了、邓稼先回来了、钱伟长回来了……而经过五年抗争,钱学森也终于回到了祖国。正是他们,撑起了新中国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初期建设,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    当时的中国科技处于一个空白阶段,除了刚刚回国的那批科学家,什么也没有。而在关键时刻,答应进行科技援助的苏联又单方面撕毁了双方协议,撤回了所有专家、搬走了所有设备、拿走了全部图纸。怎

3、么办?中国人并没有放弃,没有援助,那就自创,要让当时的那些强国看看,中国人也会搞科学研究。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全世界为之震惊。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仅仅两年零八个月以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时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创造了世界纪录。如此卓绝的成就并没有让中国人骄傲自满,因为中国还有太多的东西落后于别人,有太多的课要补上。于是科学家们马上又投入到新的科学研究中去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

4、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这颗人造卫星不仅能听得到,还能看得到,重量更是比美、苏、法三国卫星重量相加还要多。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中国科技开始腾飞。    令人瞩目的世界第一    在科技实力落后于他国的情况下,中国不气馁、不自卑,坚持自主创新的科学研究之路,终于取得了数个令人瞩目的世界第一,在世界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1973

5、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的吃饭问题。直到现在,杂交水稻的影响仍在继续。  2006年7月1日,曾经被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称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条由中国人自主建设的铁路拥有许多的世界第一: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世界最长“代路”桥清水河特大桥……不仅如此,在青藏铁路开工以来,在那个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中国人创造了无一高原反应死亡病例,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同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工

6、程的主体工程完成,中国人终于建起了世界第一的水力发电站。    航天科技耀太空    60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实在太多太多,一一细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航天科技是不能不提的一笔。  说到航天科技首先要说的是火箭,没有火箭,就算再好的飞船也上不了天。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大型运载火箭技术的研制。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了大型运载火箭,这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将三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

7、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四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九种型号的火箭系列,时刻准备着为航天事业做出新贡献。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发现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当时的中国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进入70年代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