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

ID:57795841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9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1页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2页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3页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过释疑解难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过释疑解难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需要释疑的题目,教师要针对具体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动脑,想出解答的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使之逻辑思维有条理、有根据。同时要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引导“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想象,以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这样既帮助学生释疑,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反复训练,循序渐进,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释疑解难思维能力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需要释疑的题目,

2、教师要针对具体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动脑,想出解答的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使之逻辑思维有条理、有根据。同时要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引导“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想象,以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这样既帮助学生释疑,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温故知新,激发回忆有些题目,由于条件或问题的变化,学生一时误解。可引导学生重温与本题有关的内容,回忆老师的讲解,通过比较使其得到启发。如有一题“光明机械厂生产一种零件,现在每天生产5100个

3、,比过去多生产了100个,增加了百分之几?”不少学生没有掌握这道题的解题关键,误列式为"1004-5100"。对此,先让学生重温例题中讲过的题目:“我们要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你们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并引导学生回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比较上面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异同,找出错误所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解这类题的方法的理解,也使他们养成了认真审题的习惯。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点拨,启发思维对有些综合性题目,若学生一时找不到正确的思维路径,教师就要给以适当点拨。如分数整数乘除法综合应用题,“一段路走了3/5,还

4、剩16千米,如果走了3/4千米,还剩多少千米?”对此,先引导学生要分析题意,然后根据要求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要求还剩多少千米,关键是不知道这段路的全长。能不能想办法求出它的全长?”要求全长必须找出剩下的分率与剩下的实际千米数的对应关系,这样,通过重启发,巧引导,学生有了明确的思维方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抓住难点,启发剖析有时条件间接或隐蔽,也会影响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3/8,比乙队少修1/5千米,还剩5.8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学生对“比乙队少修1/5千米”与已知数量关系的联系搞不清楚,因此对全

5、长的(1-3/8-3/8)的千米数是“5.8+1/5”还是”5.8-1/5”捉摸不透。抓住这一难点,引导学生剖析:“比乙队少修1/5千米”是谁同谁比的?如果要意思不变,用乙队跟甲队比该怎样说呢?学生按改变说法后的条件分析,很快就能讲出:假设乙队修的与甲队同样多,那么剩下未修的路程应是(5.8+1/5)千米。因此,全长的(1-3/8-3/8)对应的千米数应该是“5.8+1/5”。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图解,启发思维如:甲仓有粮50吨,从甲仓运出1/10给乙仓,这时两仓的粮相等,乙仓原有粮多少吨?学生对本题有两种误解。一是把“甲仓运出1/10给乙仓,两仓的粮相等”误认为就是甲

6、仓比乙仓多1/10,把“标准量”搞错了;二是不易理解“甲仓运出1/10给乙仓,两仓的粮相等”是指乙仓粮比甲仓粮少甲仓的2/10的道理。如果引导学生用线段图作一分析,数量关系就一目了然。五、重点词语,重读提示有些题目中的词语、术语是决定解题思路的关键。教师在指导读题时,可有意识地读慢一点、重一点,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复杂的题目,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出解答的第一步,甚至帮助他们拟定解答思路,让学生根据解答思路,正确列出算式。通过反复训练,循序渐进,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