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

ID:57810425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_第1页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_第2页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康佳希望小学李晓莉根据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积极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发展儿童优良个性的重要途径。一、培养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还是很差的,他们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几乎完全依老师的评价为转移。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学会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做自己的“镜子”来对照,把别人的行为当做自己行为的依据。这时,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就开始发展起来。但总的讲,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差的。针对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这-特点,在低年

2、级,教师应注意对儿童的行为经常做出适当的评价,并引导儿童善于独立地对自己或同学的做出适当的评价,并及时矫正不正确的评价。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班级中树立“小模范”作为儿童学习的榜样,或有意识地讲些先进人物,特别是优秀少先队员的行为,作为儿童自我评价的依据,教师还要注意评价的一致性和教育效果,不要今天说某学生这样,明天又说那样,叫学生无所适从。在行为和举止方面,教师也应该做出表率作用。二、培养自我评价的原则性.。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以具体的、外部行为表现为依据,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总是比较具体的。从

3、中年级起,特别是到高年级,儿童才逐渐学会从道德原则上来评价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培养的自我评价评价能力时,对于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应该更多地提示具体范例,同时,尽可能指导学生,使儿童逐步掌握一些初步的道德原则。随着儿童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具体事例中掌握一定道德原则,并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运用这些原则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完全必要的。三、培养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所谓自我评价的批判性,就是在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时,能够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批判性一般很差,他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

4、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的评价也常常片面,很不深刻。而且,由于自我评价的原则性还未形成,他们的评价又容易改变。教师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经常客观、全面地对儿童进行评价,积极引导学生逐步认清自己的优点和评价好坏的标准,并逐步发展他们批判地对待别人行为的能力。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历史经验证明:教学需要评价,更需要教者与学者的自我评价。没有评价的教是盲目的教,不重视自我评价的学,则是被动地学。过去对学生的学习,较多地重视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

5、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所以学生产生一种为教师学习,为教师完成作业的思想。这对学生独立、主动、自觉地学习,发展其个性,使之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达到完善自我是十分不利的。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力”。自我意识的主动性、自觉性的发展是自我评价能力形成的关键。自我意识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心理基础。当学生努力想把自己本身同周围环境区别开来的时候,正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自我意识的萌芽,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

6、。五、矫正学习是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自我评价是自我矫正的前提。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为了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就需要不断矫正。在矫正学习过程中,要以自我矫正为主,结合相互帮助。教师的责任是训练学生找错误和分析错误原因的方法,在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遇到困难时,可请教同学和老师,最后仍是自我认可、自我矫正,以实现自我达标。在矫正学习中,还要充分注意个性化在各类学生中的动态趋势,以便对“差生”的微小进步给予鼓励,并使之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的兴趣

7、。学生如果能对自己出现的错误,经过自我评价、自我认可,并能积极主动地分析原因,认真探究,找到错误根源,最后自己矫正,把不懂的知识弄懂,把不会的知识学会,那就会自得其乐。经常这样做,学生会产生一种逐渐逼近目标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又将变成充实感,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这种喜悦将变成他稳定地学习兴趣,对他日后独立学习、努力达标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因此,要把学习与评价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其在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把学习与评价的主动权真给学生,让其在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主

8、体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