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doc

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doc

ID:57817092

大小:4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doc_第1页
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国考申论范文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和价值观念。一切文化产品都必然通过它的思想内容、科技含量审美情趣、风格式样等负载一定的价值取向,传输一定的价值观念。由于人们地位和利益等差别的存在,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从来是多层次、多样化、也包括多元化的。在多层、多样、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与阶级利益和国家政治相联系、因而地位和作用都比较特殊的那部分,被叫做“意识形态”。社会上的意识形态总是多元的,而一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却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历史的逻辑就是如此。因此有人担心:一旦开放文化市场,让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听凭消费者选

2、择,就可能导致多元价值观淹没主导价值观,落后文化冲击先进文化,我们就难以贯彻正确导向,西方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就有了可乘之机,等等。由此对文化走向市场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就是所谓的“思想僵化情结”或“意识形态误区”。  不难看出这一误区的要害,在于它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意识形态的不自信。从理论彻底性和信念坚定性的角度看,这里涉及两个带根本性的前提:第一,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还是来自大众之外、仅仅由少数人掌握的?第二,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不是科学的、先进的,因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不怕面对多层

3、、多样、多元化竞争的。如果这两条都明确而且肯定,坚信我们的意识形态越是面向群众就越会被群众理解和接受,越是面向实际就越能显示它的威力,那么就没有理由害怕和反对文化进入市场,而是自觉地积极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地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相反,那种过分的意识形态自我压抑、自我封闭,只能说是暗含着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对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的不自信,这正是僵化观念导致思路单一的结果。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全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围攻中成长和发展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越是和实际

4、相结合,越是面向实际并被群众所掌握,就越是有生命力。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不相信人民群众,其实也是“精英文化情结”的一个延伸。它导致文化上的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也使得我们对许多问题的处理方法变得简单、保守,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效率。因此我们也要反思,对传统意识形态中那些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落后的,或是狭隘僵化、导致“三脱离”的东西,要予以纠正。坚信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我们的意识形态就不会成为拒绝文化体制改革的理由,而是成为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指针

5、。  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其中最根本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并且要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充分保证和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就要把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承认文化需要的多层次,企图用封堵的办法去统一、“纯洁化”,结果是使许多正路不通,邪路反而有市场。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多样化的积极态度去组织和引导,我们意识形态的亲和面就大,团结力、凝聚力就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就会好得多。  总之,文化有它的逻辑,意识形态

6、是文化的思想内容,如果没有思想内容的开放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当然,开放不是放任自流,如何在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好意识形态导向,也许正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来解决的重大的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