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

ID:57851671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_第1页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_第2页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_第3页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_第4页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的互评与自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批改作文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头疼的事,尤其是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在学校的要求以及对老教师的请教下,我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学生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步,自评。  具体来讲自评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刚刚完成作文之后,通读自己的作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修改、补充文章的不当之处,使之清晰、自然、流畅。这一步骤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考场作文而言。学生作文后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修改形成一篇优美的文章,以便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绩。当然这一目标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直观的。第二个阶段是隔了一周之后,再来批阅自己的文章。由于时隔一周,所以学生再次拿起文章时已经可以十分清醒地对其进行批阅、修改、补充、拓展,并且这时

2、的“读者”与原文章的作者之间有一个沟通的优势:他们的心灵是相犀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理解文章、批改文章就变得容易多了。另外,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经过反复地修改使文章变得更加地完美。同时,学生经过一周的成长,自己感到成熟了不少,如今再去修改自己的稚嫩文章便显得积极主动,学生既为自己能够完成一篇优秀习作感到喜悦又为自己的成熟感到欣慰,从而很自然的在内心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对习作也就不再畏惧了。自评,最后的步骤是写评语。写评语时,我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自己文章的优点:用怎样的手法写出怎样的内容,从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即理解文章的三个方面:文章写的什么内容,用怎样的手法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  

3、第二步,互评。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章要写得好还需经过旁观者的鉴赏品位,使之禁得住时间的考验。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编排),自评完毕后,相邻两个小组交换互评。每位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批改另一个小组的四篇文章,换句话说就是一篇文章经过了另一个小组不同水平层次的四个同学的品读、推敲、修改,使之变得更加完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在互评中流于形式,或束手无策,无的放矢,我给学生发的作文纸背面附带作文评价表。学生边读边评边改边填表,表格填完了,一篇文章就批改完了。后续活动:1、教师写评语,关于学生的作文以及评改者的意见。       

4、           2、把评改之后的作文发回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修改意见,总结提高。初中作文互改互评“七步”法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学校改不完带回家里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改,学生看”这种劳而少功的现象,并不能给学生点滴的进步。初中学生中流行的顺口溜“作文评语不用看,‘中心’‘结构’各一半;作文讲评不用听,‘审题’‘切题’到‘结尾’”,很能说明这一点。初中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越来越低。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

5、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针对初中学生写不好作文,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作文中教学中我尝试了互改互评“七步”法,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改评作文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一、让学生体验互改互评的新鲜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由教师改评变为学生自己互改互评,形式新、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这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唤起他们的兴趣。二、让学生品尝到互改互评的甜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青少年

6、好好学习的愿望。”每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初稿,进行张贴对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地进步。因此,一般都会给修改稿以相当高分,并附作文评估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学生尝到了甜头,改作文就有了动力,深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而激发了学生改评作文的强烈欲望。三、教给学生互改互评方法。方法是“过河的船与桥”。学生有了改评的兴趣与欲望,但没有正确的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教给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授人以渔”,不仅让他们乐于互改互评,而且让他们学会互改互评、善于互改互评。1、出示评改标准。一是作文讲评10项基本内容,即(1)文体符

7、合要求;(2)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结构完整;(5)语言通顺、简洁;(6)表达方式恰当;(7)错别字和病句少;(8)标点符号使用正确;(9)格式正确;(10)书写端正、文面整洁。,这10项内容可印发给学生,供其长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时提出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次作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在回顾本次作文要求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