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戏曲表演)专业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

ID:5787649

大小:1.88 MB

页数:365页

时间:2017-12-24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_第1页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_第2页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_第3页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_第4页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演(戏曲表演)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演(戏曲表演)专业(注:专升本参照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只是学时有所减少)《戏曲基本功》(男)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Q11062.英文译名:TraditionalOperaTrain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表演专业一、二、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360学时,1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演艺界有句行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基本功训练,是演员从艺过程中提高技艺,保持良好状态、维持舞台生命的必修课程。要求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要求:熟练跟头技巧,保持良好状态,加工训练剧目排练需要的新技巧、新项目,完成每个学期的

2、排练演出任务。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1、腿功软度、力度练习、弹跳、暴发力训练2、腿功技巧训练。飞脚、扫堂、旋子。3、毯子功基础项目训练。拿顶、虎跳、踺子、跺子。4、单跟训练第二学期1、毯子功、腿功常规训练。2、单项技巧挂串练习3、长跟斗训练、小翻挂跟斗训练4、长跟斗挂串训练第三学期1、保持常规练习。2、结合剧目教学排练,组织特定项目训练。3、软毯子功训练、高台下桌跟斗训练第四学期1、同第三学期。2、特色跟斗训练。第五学期1、同第四学期。2、对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学生进行高难动作训练。转体360、云里翻、云里前扑、云里加官、砸险、九毛、“三层楼”砸险。

3、第六学期同第五学期第七学期1、巩固熟练技巧,不断提高质量、能力。2、配合演出,进行舞台实践。第八学期复习迎考三.教学方法1.以集体训练为主,个别指导加工。2.抄把训练与抄把保护相结合。365四.考核方式面试。总评成绩中,平时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戏曲跟斗练习方法》古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参考书目:无《戏曲发声》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Q11072.英文译名:VocalTrain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表演专业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2学

4、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教学目的是:1、使戏曲学生了解科学发声原理,科学地认识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实践体会科学发声,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嗓音条件和发声方法,以便更好更科学地演唱戏曲。基本要求:第一学期要求懂得科学发声的原理,能辨别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异同点。在懂得科学发声原理的基础上,实践体会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喉头位置、打开牙关、放平舌面、使声源体(喉头、声带)的运用与呼吸器官的运动密切配合。第二学期要求,通过不通母音、不同发声曲目,在演唱高、中、低、强

5、、弱等不同音符时,都能产生理想的声音效果,能够充分了解本行当演唱特点,结合所学习的发声方法自如地运用到戏曲演唱中。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1、讲述科学发声原理,各机能协调运作原理,理解戏曲发声与科学发声的异同点。2、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呼吸练习、母音练习、跳音练习、连音练习、琶音练习)3、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特点进行练声,解决学生戏曲演唱中的发声问题。第二学期1、讲述科学发声原理,各机能协调运作原理,结合简单练声从实践体会科学发声方法。3652、进行发声训练,练声难度、力度加大,体会呼吸、喉头、声带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3、根据不同行当、不同派别特点

6、进行练声,解决学生戏曲演唱中的发声问题。三、教学方法运用一边讲述一边实践的教学方法。利用钢琴给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在练声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科学发声方法。结合学生的剧目演唱,从中发现演唱中存在的发声问题并解决。四、考核方式采用教学内容汇报方式进行考核。平时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音乐强化训练》余开基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参考书目:《京剧唱腔研究》武俊达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X12042、英文译名:HistoryofChineseTraditiona

7、lTheatre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戏曲学院各系,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系统讲授中国戏曲史的知识、介绍戏曲史各阶段演绎形态及重要人物、作品。着重研究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发展、独有的艺术形态以及传统的戏剧理论。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律。力图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有一个系统和专业的了解。针对戏曲表、导演专业的学生特点,重点讲授戏曲舞台表现形态的演进。要求学生掌握戏曲发展的大致脉络和各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解读戏曲史料,对遗产进行鉴别,要求通过对戏曲史上

8、各种现象的分析,提高正确观察和评价戏曲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理解剧目、表演的能力。二、教学内容365绪论(2学时)第一章戏剧的起源与界定戏剧起源与界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