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

ID:57890144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_第1页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_第2页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_第3页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_第4页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摘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就好象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才能得到发展。本文从指导审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加强对比,培养思维灵活性;训练“三多”,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分层指导,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等四方而进行阐述。【关键词】“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综合素质“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屮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更重

2、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发展,就好象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还必须在平FI的教学屮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才能得到发展。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实践。1指导审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生能否正确、迅速地解题,审题是关键。为了提高审题能力,我注重从指导正确的读题方法

3、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1.1指导正确的读题方法。总结多年的教学,我体会到,要准确读懂题意必须掌握止确的读题方法。而止确的读题方法应该是初读、再读、细读三个步骤。初读就是要学生通过默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读完后不看书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再读就是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细读就是要学生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从而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1.2合理想象多向探求。为了

4、帮助学生准确、迅速找到解题的方法,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条件,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从“一本书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三个条件中,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指导学生思考后得出: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2、从第一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小红第二天读的页数;3、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1)两天共看56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的4/3o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1)两天共看56

5、页,(2)还剩24页没看;(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8页;(4)两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多向思维,就能开阔思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加强对比,培养思维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片面模仿例题,死扣“关键性词语”,死套题目类型,我加强了题目类型的对比教学,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灵活性。如:在教学“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3/8,正好是42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教这类题冃时,我先把它改编成“甲

6、乙两地相距112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3/8,已经行了多少千米?”的题目作为准备题,导入新知识的教学。先让学生找出这两道题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是把全程看作单位“1”,并且都行了全程的3/8;不同点是:准备题中已经告诉我们全程是112千米,但行了全程的3/8是多少没有告诉我们,是要求的,列式为112X3/8M2(千米),例题中告诉我们行了全程的3/8是42千米,全程是多少千米没有告诉我们,是要求的,设全程为x千米,则xX3/8=42o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明确,用分数乘、除法

7、解决问题是同一个数量关系的两个方面,设未知数以后,就可以把两种题目统一起來,逆思考就转化为顺思考。又如下面两组练习:2.1①一条水渠长400米,已经修好3/5,修了多少米?②一条水渠长400米,已经修好3/5,还剩多少米?2.2①一条水渠已经修好3/8,正好是24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②一条水渠已经修好3/8,还剩240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通过每组中两道题的对比,让学生归纳出“找准与还剩的数相对应的分率”这一重要规律,再通过两组题目的对比,区别找出还剩的数对应分率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两类题目的解题

8、规律及具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特点,掌握事物的规律。在布置作业时,我不是教什么类型就布置什么习题,而是把有联系的易混淆的或者互逆的题目,同时布置给学生,使他们通过対照,认识异同,辨别其特征,掌握其解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训练“三多”,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时,我常常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形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3.1一题多问,就是用相同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