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

ID:57903953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1页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2页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3页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卵巢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71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28-0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入院。查体:子宫前位,体积增大,于子宫左示方触及一4+月孕人包块,质硬,活动度欠佳。B超示:子宫内膜厚2cm,盆腔内可见—9.4cmx7.9cm囊实性包块,边尚清,内回声不均。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卵巢肿瘤。(1)巨检:送检组织为全切子宫+左侧附件,子宫体积9cmx8cmx7cm,宫腔内

2、膜弥漫增厚,大小6cmx5cmxl.5cm,未见明显肌层浸润,左卵巢肿物大小13cmxl2cmx6cm,包膜完整,切面囊实性,囊性区内见血性液体,实性区灰黄,部分有出血坏死,质软脆。(2)镜检:卵巢肿瘤细胞呈大片弥漫排列,间质为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成分很少,胞核内染色质呈颗粒状,深染,可见较多的核分裂相,能看到少量的Call-Exnero子宫内膜间质稀少,腺体形态不规则,上皮呈多层,细胞大小不等,核深染,分裂相多,有些区域可见腺体呈实心I才I状,浅肌层内见浸润的腺体。病理诊断:成年

3、型粒层细胞瘤(弥漫型),屮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2、讨论卵巢粒层细胞瘤为最常见的一种具有内分泌(以雌激素为主)功能的卵巢肿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肿瘤发生于生育期妇女由于肿瘤分泌的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牛性病理变化,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脱落,所以临床上有2/3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持续闭经或间有不规则出血。粒层细胞瘤患者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0倍,粒层细胞瘤也易合并子宫肌瘤,更加重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国内报道合并子宫内

4、膜癌的病例报道罕见。粒层细胞瘤分成年型和幼年型,95%的粒层细胞瘤为成年型,主要发生在中年至绝经期后妇女。平均直径可达12.5cmo大体检查:肿瘤多数为单侧性,双侧性占5%〜10%,肿瘤体积差异极大,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大者可充满腹腔,多数为中等大小,平均直径12cm。肿瘤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表血光滑包膜完整,但有10%〜15%可有自发破裂,质地硬、韧或软,可为囊性实性或两者兼存。肿瘤切面最典型的外观为多囊性、半实性肿块,囊内液多为水样、血性或胶冻液。切面实性部分为白色、棕色、黄色或灰色,可见灶性出血和坏死。少数肿瘤由

5、大的单房或多房性囊肿组成,内含水样清液,与浆液性囊腺瘤类似。显微镜下检查:肿瘤细胞特征:瘤细胞小,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胞质少嗜淡伊红或中性,胞界不清楚。细胞核卵圆或圆形,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中央有具典型特征性的纵沟即核沟,形成咖啡豆样外观,核沟有助于鉴别诊断及诊断。瘤细胞周围无网织纤维包绕。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一般小于3/10HPFo瘤细胞可排列成多种形式,如微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梁型、丝带型、弥漫型等,可见典型的Call-Exner小体,有的肿瘤以一种形式为主,有的为数种类型混合存在。鉴别诊断:1)卵巢子宫

6、内膜样腺癌:可形成菊形团,与粒层细胞瘤的Call-Exner小体类似,二者需要鉴别,但前者常有鳞状细胞分化,且瘤细胞无核沟,可与粒层细胞瘤鉴别。2)•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瘤细胞核分裂象多见,异型性明显,就诊时肿瘤常蔓延至卵巢外,上述特点可与粒层细胞瘤鉴别。3)类癌:瘤细胞岛状和梁状排列的粒层细胞瘤可能与类癌混淆。但类癌的瘤细胞核呈一致性的圆形、无核沟、核染色质粗、免疫组织化学CgA阳性,上述特点可与粒层细胞瘤鉴别。4)・良性卵泡膜细胞瘤:特别是当粒层细胞瘤黄素化时,易混淆。网状纤维染色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粒层细胞瘤排列呈片状

7、,网状纤维分布在细胞巢周围;而卵泡膜细胞瘤的每个瘤细胞的周围都有丰富的网状纤维围绕,此点对二者的鉴别非常重要。预后及治疗:所有的粒层细胞瘤都具有恶性潜能,10%-50%的患者可复发;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90%的粒层细胞瘤患者为临床I期,然而判断其预后也是困难的。导致患者预后差的因素包括:肿瘤诊断时患者年龄超过40岁,肿瘤体积>5cm,双侧性,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非典型性明显。在成人型,若肿瘤破裂预后不好。另外,当粒层细胞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时,也应考虑到其对预后的重耍影响。参考文献:[1]游小林,尹如铁,李克敏,

8、王丹青,李雷,杨开选.卵巢粒层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3)[2]靳久红.卵巢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光明中医.2009(10)[3]雷艳明.成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屮国实用医药.2009(26)[4]程静,石群立,周晓军.卵巢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