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

ID:57913182

大小:2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_第1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_第2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_第3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_第4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 光学精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2013年高考考前预测核心考点专项突破光学精练精练一(光的干涉和衍射)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2.声波、光波都是波动,但声波能绕过一般障碍物(如“隔墙有耳”),

2、而光波却不能,这是因为()(A)声波是纵波而光是横波(B)光只能直线传播(C)声波波长较长,而光波的波长很短(D)声波的波速小,光波的波速大3.在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和无线电波中,产生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无线电波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红光照射双缝,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则()(A)只有在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地方出现暗条纹(B)只有在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出现亮条纹(C)将黄光代替红光照射双缝,在屏上明暗条纹的宽度增大(D)将黄光代替红光照射双缝,在屏上

3、明暗条纹的宽度不变精练二(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1.当用绿光照射某金属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强度比绿光弱的紫光照射该金属,则()(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光电流减弱(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光电流减弱(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光电流增大(D)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对牛顿微粒说及惠更斯波动说的归纳总结(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5-(C)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光的粒子性是少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D)光在

4、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光与微观粒子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3.某金属的逸出功W=3.32×10-19J,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照射光的最大波长是。4.金属钨的逸出功是4.52eV,则金属钨的极限频率是,如果用可见光(频率是3.9×1014~7.5×1014Hz)照射钨,则(填“能”或“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光学综合导学知识要点1.光的干涉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互相叠加,空间某些点振动始终加强因而产生亮点,空间某些点振动始终减弱因而产生暗点,且亮点和暗点相互间隔的现象,叫作光的干涉

5、。2.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光的衍射.要观察到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必须使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能跟光波的波长相比拟或者比光的波长要小。由光的衍射现象可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一种近似规律。干涉和衍射是波动所特有的现象,光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3.光是一种电磁波各种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y射线组成了电磁波的“大家族”,按频率(波长)排列成电磁波谱。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光的电

6、磁理论的正确性。4.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表明:①各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ν0,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这个频率的光,无论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④光电子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由于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而且还有粒子性,光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学习指导1.光的干涉按照波的理论

7、。两列相同的波在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5-教室里常将两支相同的日光灯平行放置,它们同时发光,但我们谁也见到过在课桌上因光的干涉而出现明暗相间的“斑马条”。为什么两支相同的日光灯发出的光不能发生光的干涉现象?日光灯由许许多多个发光点组成,各点的发光情况不相同,它们发出的光无论频率方向都不相同,且不断随时间而变化,不能成为相干波源。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最初的实验是在挡板上钻两个靠得很近的小孔,用一束光照射它们,在挡板的光屏上得到干涉图像。以后又改为两条狭缝(图),使干涉图像更加明亮。杨氏是从一小束光中

8、取出两份组成两个波源,实现了两个波源完全同步的条件,成为相干波源。在这以后,又有科学家用光照射竖直放置的肥皂膜,光在肥皂膜的前后两个表面分别反射,同样是从一小束光中取出两份组成两个波源,满足相干波源的条件而见到干涉图像,这就是薄膜干涉。由于肥皂膜是竖直放置,受重力作用使其截面呈梯形,上薄下厚,它的图像是横条纹。如果光源发出的光是单色光,那么干涉图样是明暗间隔的条纹.如光源发出的光是白光,那么干涉图样是彩色条纹.双缝干涉的图样特征是相邻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