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

ID:57916749

大小:38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_第3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_第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姓名:班级:一、杠杆平衡的实验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实验要求:将杠杆尺安装在支架上,确定阻力点(A处),用力点(B处),用不同的方法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是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说说用力情况。实验记录:标杆尺阻力点用力点用力情况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1    2    3     我的发现:通过以上数据,我发现的规律是: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标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二、斜面省力的实验(一)实验器

2、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的木板1块,小木块3个(高低不同)实验记录:斜面的情况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高度2cm高度3cm高度4cm使用力的大小5 N5.6 N7.3N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等。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三、斜面省力的实验(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一个,表面光滑长度不同的的木板3块,小木块3个(高低相同)实验记录:斜面的情况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木板长度20cm木板长度30cm木板长度40cm使用力的大小12 N7.6 N6.5N1、该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实验中改变

3、的条件是,相同的条件是:、、等。2、根据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四、滑轮(1)(2)(3)图1是滑轮,作用是。图2是滑轮,作用是。图3是滑轮,作用是。五、抗弯曲能力1、研究问题: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 2、我的推测: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3、实验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纸梁厚度1倍厚度3倍厚度6倍厚度垫圈数量2个5个11个通过实验我知道了:,我们还可能通过改变和增加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六、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图1图21、如图1,通电导线与小磁针的实验,在静止的指南针上方拉一根与指南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小磁针立刻发生,切断电流后,小

4、磁针。这个现象早在1820年,由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偶然实验中首先发现的。2、图2与图1比较,在通电后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一些,这个现象说明了。3、通电的线圈还能作为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是否存在。七、电磁铁(一)图1图21、由和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图1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么图2的电磁铁铁钉尖是极。2、图1的电磁铁铁钉尖与小磁针的北极相吸引,那么图2的电磁铁铁钉尖是极。3、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当调换电池连接时,或线圈改变时,电磁铁的也会发生改变,改变电磁铁南北极最好的方法是:。八、电磁铁(二)实验记录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化成能的

5、装置。电磁铁断电后九、电磁铁(三)ABC上面A、B、C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相同。)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的关系,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应该选择图中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此实验能得出:。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弱的关系,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不改变的条件是。应该选择图中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此实验能得出:。十、电磁铁(四)实验记录:(一)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电流不变,线圈匝数不同。①电流不变(2节电池),20匝

6、线圈的电磁铁吸引12个大头针。电流不变,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   ,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   。②电流不变(2节电池),40匝线圈的电磁铁吸引26个大头针。实验记录:(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线圈匝数不变,电流不同。①1节电池,20匝线圈的电磁铁吸引13个大头针。线圈匝数不变,电流越小,磁力越   ,电流越大,磁力越   。②线圈匝数不变(20匝),增大电流(2节电池)电磁铁吸引22个大头针。十一、白糖加热实验图1图21、将白糖晶体用长柄汤匙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图1的白糖晶体熔化,这是变化。从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变化。判断物质到底属于哪种变化,核心是看它。2.在

7、加热白糖过程中,蜡烛熔化变短属于变化;蜡烛燃烧伴有放热,发光现象是变化。十二、碘酒与淀粉实验1、实验材料:水果刀、滴管、碘酒、米饭。2、提出的假设:3、实验步骤:将碘酒用滴管滴在米饭上;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4、观察到的现象:5、分析现象:6、得出的结论:十二、小苏打与白蜡实验1、实验材料:小苏打、白蜡、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细木棍等。2、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杯,倒入匙白醋后小心倒入匙小苏打,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3、实验现象:(1)用肉眼观察,发现,用手触摸杯壁,感觉,仔细会听到。(2)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