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

ID:57963017

大小:4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15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_第1页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_第2页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_第3页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_第4页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窦桂梅老师讲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听窦桂梅老师讲学2010年10月23日晚,在南充顺庆区政府的果城会堂,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附校长窦桂梅老师的讲座。窦老师讲座的题目是:回到教学的原点。看见大屏上反复闪烁的课题,我就在思考:这些年课改轰轰烈烈,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在注重“新”,注重“改”,可能把原来本真的东东丢了,是的,该审视我们的课改了,或许改来改去,蓦然回首,才发现苦苦找寻的东西还在起步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王国维总结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课改或许也是这样

2、。不过只有经历过也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或许经历就是财富,就是成果。窦老师在灯光的照射下,看上去还是很年轻的,一习短发,四六分开,声音很清脆,如银铃般悦耳。她说她有些感冒,嗓子不行,开头的声音比较低,后来,声音惭惭高了起来,可能是讲得投入了。工作人员在他面前摆了一瓶矿泉水,窦老师整个晚上一口都没有喝,真行的。窦老师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主张:回到母语。大屏幕上有一首诗:“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惠特曼《草叶集》窦老师讲得很引人,语言优美,表达精到,我根本来不及作一些笔记,只散乱的记得说过下面一些意思:母语是人成长的精神河床,母语不同于语文,不同于

3、文字,母语有母亲的亲切感。孩子在母语环境里长,有如在母亲怀抱里长大……母语教师应该是牧羊人,知道哪儿有丰茂的水草,将羊群引向那儿。(一)三个超越母语教师要“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这是她10多年前,针对当时教材、课堂、教师“三中心”现象提出来的,当时国家组织“更新教育观念”的讲座,她有幸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专题报告。大屏幕上有这样几句: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课堂天地,天地课堂师生一起,幸福成长窦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讲他是如何做的。她说她和孩子们泡在一起,有一次,有一个比赛类游戏,一个大个子学生把她压在下面,指着她的鼻子说:“服不?”她答了“服”学生才起来松开她

4、。(二)主题教学的提出“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它们仅从内容上加以归类,而忽视了对文本内核的把握和精神生命的关注;当然它也不完全等同于以往所说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用“主题”串联起那些散乱的“珍珠”,将“听、说、读、写”训练与人文性知识统整起来,构成“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教学的立

5、体效果。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摘自窦老师博客)窦老师讲了她提出的“主题教学”,她说她的课总是有主题的,她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她提炼的主题:《秋天的怀念》,引领学生感受“母亲的‘好好儿活’”,“作者的‘好好儿活’”,整堂课都聚焦在这个词语上。学生发现,“好好儿活”既是母亲最大的生命期盼,也是子女收获的最宝贵的人生礼物——简单的几个字,却是全文的核心意象,它是文章的“文眼”,自然也是教学的“主题”。《我的爸爸叫焦尼》——“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丑小鸭》——真正的“高贵”——“苦难中追寻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二、课程建设:回到儿童。

6、窦老师主要讲了由于课标的笼统性、模糊性,而课改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反而让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了。于是现在老师上的课年级特点不明显,一堂课,中年级和高年级的上法一样,挖掘的内涵也一样。为了让老师清楚知道该教些什么,一堂课该让学生掌握些什么,她组织编写了《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该手册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的问题。她归纳的小学语文目标如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手好字,低年级要求正确,中年级要求正确+规范,高年级要求正确+规范+美观;她特别要求老师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她们学校就创编了执笔写字歌,学生一写字师生就附和着说唱: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伸着

7、笔管向后躺着笔尖离手一寸身子离桌一拳眼睛离纸一尺开始——写——一副好口才,低年级要求倾听,中年级要求倾听+表达,高年级要求倾听+表达+应对一篇好文章,要求读懂,能写。读属于吸纳,写属于倾吐。读低年级要求理解,中年级要求理解+统整,高年级要求理解+统整+评鉴;写低年级要求积累,中年级要求积累+观察,高年级要求积累+观察+运用。为了实现“三个一”质量目标,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手册》,我们将语文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板块构建,组成语文学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