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

ID:57974476

大小:33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8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_第1页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_第2页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_第3页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桐陵院;赖)2014年第2期政法论坛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述论杨国平郑小璐(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冯友兰在其探索东西文化问题的早期,即持平等的、科学的文化价值观,认为东西方文化都是一种事实.只有对这些事实进行科学的解释,才能真正认识东西文化。冯友兰认为,中国近代没有发展出科学这一西方近代文化精神,是因为中国文化是认识心的,不需要科学;认识、控制心的中国文化-9认识、控制物的西方文化是应当调和互济的。冯友兰早期文化价值观的探求奠定了其学术进程的基础。关键词:冯友兰;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文化价值;科学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14)02—0082—03冯友兰是中国现当代哲学中著名的几位哲学家之对于泰戈尔的这些观点,应当说冯友兰是认可的。一他以宋儒的去人欲、复天理解释泰戈尔的“实现”:以宋,文化价值问题贯穿着其哲学思考的全过程。作为“五四运动时代的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东西文化论儒的“体用一源”释泰戈尔的东静西动的“体用论”(静是争对其早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冯氏带着此体,动是用),并就泰戈尔的“体用论”与“中学为体、西学一问题从北大走到美国,在亲历东西方文化具体内容、为用”的中国旧说之关系进行辨正:“泰戈尔先生

3、的意把握东西方思想演进历史的基础上,写出《与印度泰谷思,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不过他有两方面,东方讲静的尔谈话(东西文明之比较观)》、《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面多一点,西方讲动的方面多一点,就是了。换句话《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等论文,客观地介绍西方文化,说:泰戈尔讲的是一元论,中国旧说是二元论。”P-I冯友兰历史地分析中国文化。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早期文化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科学地研究东方文化这一事实,价值观。对冯氏早期文化价值观进行论析,既可见出当根据事实研究其“是”,并且“要研究事实,而发明道理去时文化论争的大致情形,也可还原现代哲学在其初

4、始控制他,这正是西洋的近代精神!”121阶段的具体样态,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由此我们看到,冯友兰在探讨文化价值问题时,首先强调的是理性的、科学的精神,他说:“我们把事实研冯友兰自1919年12月到美国后就一直从事东西究之后,用系统的方法记述他,用道理去解说他,这记方文化比较的工作,从具体的一事一物到抽象的普遍述和解说,就是科学。记述和解说自然事实的,就是自的观念,“最后这一比较结晶为一大问题,就是东西洋然科学:记述和解说社会事实的,就是社会科学。”竭文明文明的比较”。~1921年,梁漱溟“东西洋文明及其哲学”与文化问题正属社会事实。因

5、而有必要而且必须运用讲演的绪论刊出,但身在美国的冯友兰未见全幅的观近代西方科学精神去研究。显然,这是有现实针对性点与论证,时逢泰戈尔访美,冯友兰就此问题向泰戈尔的:“因为空谈理论,不管事实,正是东方的病根。”盛只有寻求答案,因而有《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东西文明之比认真踏实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实现中国的文化理想。较观)>一文。冯友兰之所以访泰戈尔,是因为在他看来,泰戈尔作为泰戈尔认为,西方文明是势力集中的,东方文明则“东方的一个第一流人物”.他的东西文化的观点可以如一盘散沙,因而东方文明一天天地衰败;圆在人生目“代表一大部分东方人的意见”。由

6、此可见,冯友兰访泰的方面,西方人是“活动”,东方人是“实现”;抽象地说,戈尔,即是搜集东方文化的材料,为的是“不变更事实”。东方文明是“静“,西方文明是“动”,真理包含动与静两121冯友兰更进一步提出:“现在要把历史上的东西,一律个方面,因而东西方文明是可以互济的;12]基于西方文化看着事实,把他们放在纯粹客观的地位,来供我们研对东方文化的“攻势”.泰戈尔建议中国“快学科学”,[21这究:只此就是一条新方法。”四其次,冯友兰还坚持东西文才是对待西方文化攻势的有效态度。化平等的文化价值观念,前引“真理只有一个”即表明收稿日期:20l3一l2

7、一O3作者简介:杨国平(1973一),男,安徽岳西人,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哲学博士;郑小璐(1986一),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6sk055)。一82—《白i】陵譬院瓠)2014年第2期了这种态度。事实上,冯友兰在尝试进行东西文化比较据心理学的说法,这是一个“下意识的作用”,问在柏格森时即坚持这一原则,如1920年日记中即有:“清儒考据那里,这种“下意识”就是非智识,就是直觉。“所以科学之方法,实与科学相符,不过所研究之对象不同耳,然的假设,大都也是从

8、直觉来的。”阴就科学来说,学科学是其精神不可磨也。”网并将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相比一点一点地学,而科学发明则是“一个整的”。问因而在科较。认为希腊哲学最盛时代与战国哲学最盛时代,怀疑学问题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