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 (2).doc

经验交流材料 (2).doc

ID:57986242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5

经验交流材料 (2).doc_第1页
经验交流材料 (2).doc_第2页
经验交流材料 (2).doc_第3页
经验交流材料 (2).doc_第4页
经验交流材料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验交流材料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反思自己提高教学贾玉兰近一段时间,对上学年科学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教学成绩说说自己的浅显看法,与大家探讨交流。一、科学课的特点1、知识内容生疏。高年级知识内容与中年级(三四年级)相比起码有三个变化,一是时间上由当代向古代变化,比如生物的进化是远古时代的事情;二是空间上由近距离向远距离变化,如太阳系、银河系、宇宙都是非常遥远的事物;三是物体的性状由宏观物质向微观物质变化,如病毒和细菌用肉眼是直接看不到的。由于这些变化,很多内容远离教师、学生的生活,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比较生疏。2、知识面较宽。小学科学是启蒙教育

2、,不要求学生掌握过深的概念,但知识面很宽,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还涉及到科学文化(科学史)、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一些内容。如,六年级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单元的内容,是集科学、技术、文化、环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内容。3、知识开放性强。高年级很多知识的外延是开放的,它的深度、准确性没有一个尺度。如,五年级下册《克隆羊-多莉》中的活动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只能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认识到什么水平,没有具体的规定,很难把握对与错、深与浅。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知识,就象大海捞针一样感到很茫然。4、知识的联系性强。按

3、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高年级很多知识是建立在中年级基础之上的,知识起点比较高。比如“生物的繁殖”是在学生认识了“多样的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之后设计的,如果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好,或教师没有教过中年级的课,理解高年级的知识就会感到吃力。二、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

4、近发展区”。我们要做好科学教学工作,就要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的设计。1、教材处理要坚持“固本求变”的原则“固本”就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变,“求变”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求合理的变化。处理教材时,教学目标要保持不变,不能脱离教材的教学目标或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因为教材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惯性和系统性,但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目标。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当地的条件等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增删或重新组合,使其更具科学性和

5、操作性。教材处理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处理教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替换法就是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用身边的、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内容替换教材中的内容。比如,《落地生根》一课的活动2“帮助植物来繁殖”,教材中设计的是用月季或柳条、杨树枝、玻璃翠、半枝莲来扦插繁殖,对农村的学生来说用红薯蔓扦插更方便,可能效果更好,更有趣。(2)补充法教材中有的内容学生不熟悉,为了减小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六年级上册《地球绕着太阳转》一课中的活动1“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变化”,教材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认识地球上四

6、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的关系。如果仅通过教材中的模拟实验就得出结论,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四季的变化明显的特征就是温度变化,而温度变化又与太阳高度有关。学生不理解太阳的直射和斜射对地面温度的影响,就难以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成因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补充有关太阳高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内容,这样就可以解决探究中的难点。(3)调整法教材虽然渗透着教学策略,但它毕竟不是教案,教材中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也不一定与教学过程相符。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科特点对课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接近教学。有些植物内容,时间上可能与当地的气候不相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将

7、课序进行调整。教学内容调整主要是考虑教学的需要,比如,五年级上册《根和茎》一课中的活动1“研究根的作用”,可以按照教材中“什么是根—-根的特点――根的作用”的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活动2“研究茎的作用”,教学环节尽量与活动1保持一致,这样便于学生方法和能力的迁移。教材中的活动2,将“什么是茎”放到了最后,处理教材时可以将此内容调整到前面。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多样性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使其具有多样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1)内容的量是多样性对于同一个的题目,往往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这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着

8、该题目设计多个活动的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从中选择1个或几个内容进行探究,最后通过交流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比如,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