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doc

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doc

ID:58024767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doc_第1页
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对话中实现师生自我的悦纳何谓悦纳?这本是心理学上的固有名词,意指充分地愉悦接受。一般悦纳总与自我相连,以此作为考查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其实,从小学数学课堂的对话教学而言,不同的对话行为主体有着不同的特征,由此带来的对话形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通过对话形成彼此的悦纳,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一、师生对话,双向主体的悦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中谁是主体的争论终有定论,教师和学生都为主体。尽管有主导和主体之辩,但实质上一是教的主体一是学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目的性极强的彼此对话,在言语上进行交流,在情感上进行沟通,在知

2、识的传授与掌握上进行互通,从知识层面的传递到精神层面的熏陶,达成阶梯性的悦纳。  1.在对话中营造氛围。对话的前提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在愉悦、平和的状态中容易接受知识、提升能力,也就是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悦纳教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幻灯片投射出诸如电动移门、楼梯扶栏、动物园里的铁篱笆、渔网、多用衣架、升降机等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里,在熟知的图形中寻找出共同点,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对平行四边形的认同,进而乐意去研究平行四边形。  2.在对话中学习知识。传统的数学教

3、学,习惯于“授受”关系的传递,学生很容易成为课堂的客体,跟随着教师的节奏和预设进行课堂。其实,教学与学习本是一个平行进行的过程,教师的教要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时刻立足于教师的教。教师和学生要能够随时进行沟通,共同推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进行。比如说《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基本理清单位“1”的含义后,不少学生实际上对于这个看作“1”的集合体往往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单位“1”和整数“1”的区分仍然不是很准确,教师此时应该进一步深化。离开教材的设计,向学生出示一个算式,对于同一块月饼,“1/2、2/4、4/8”这三种方法一样公平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

4、对于单位“1”的认知自然会加深一层。  3.在对话中关注生成。教学过程尽管需要认真地准备,充分地预设,但高品位的教学应该更加追求意外的生成。因为生成是学生的一个发现,是主动求知的一种心态,也是对所学知识悦纳提升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运用对话这一途径,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思,多让学生做。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有学生觉得比例实际上就是一种除法,没什么必要再来研究,因为比值的大小和除法的结果本来就是相同的。对此,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这种想法,然后再从比例的定义入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晰一下“两个比、比值相等”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再通过推理比例过程

5、的一系列图表,让学生明白比例不仅仅是用来表示一个数值,更是用来表示一种关系。在对话中,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生生对话,学习同伴的悦纳  生与生之间有着共同的学习过程,也就容易形成共同的学习收获,利用他们彼此间的相似性来开展诸如讨论、辨析、合作等对话,可以促进学生彼此间的悦纳,共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生生对话呢?  1.围绕明确的目的对话。对话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要充分重视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在开展生生对话前,首先要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如何使最终对话终结。比如《圆锥的体积》一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推导体积计算公式时都安排了量沙的实践环节。

6、但有一点不少教师都忽视了,就是在实验结果分析时有教师问的是“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其实,教师只需要把问题的焦点稍稍集中一下,“它们的体积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在小组合作时就有讨论的重点了。  2.确定不同的主体对话。为了避免“一言堂”的现象,教师在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对话时,一定要注意要求学生轮流作为对话的主持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机会。  3.采取多样的对话方式。对话绝不仅仅是小组成员的讨论,教师也要注意变换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自主对话的兴趣。常见的对话形式有小组辩论式或现场辩论式、实验交流式、互问互答式等等

7、。  三、自我对话,学习知识的悦纳  回归到心理学最初的本义,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对话,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同学所交流的思想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所得,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丰富情感。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自我对话的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知识的记忆。将教师所讲的内容识记在脑海里,将同学交流的内容也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所得。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以适当的强化,“重复是记忆之母”这句话在此阶段可以适当地运用,但要避免机械记忆。  2.知识的应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常规的数学题,另一类是生活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