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

ID:5807956

大小:280.0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_第1页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_第2页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_第3页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_第4页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房颤分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房颤现代治疗1定义心房失去整体收缩窦性P波消失,代之不规则快速F波(频率350-6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100-160次/分)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可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2心电图3病因以前风心病、甲亢、冠心病是Af的常见病因。近半世纪以来,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Af发生率远远超过瓣膜性心脏病。4流行病学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每十年增加一倍。70%房颤发生在65~85岁之间。5病理生理左、右房扩大,压力升高心功能下降高凝状态心肌病6并发症栓塞:脑卒中心力衰竭7分类3P分类法Paroxys

2、malAFPersistentAFPermanentAF(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AF初发AF慢性AF8分类Paroxysmal(阵发性):可以自行终止,通常在48小时内,可以反复发作。Persistent(持续性):通过化学或电转复可以恢复窦性心律。Permanent(持久性):转复失败或医生认为成功率很低。9常规处理----初发性房颤大约有50%的新近发生的AF,就诊时已经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对心室率极快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紧急转复。此类患者通常为预激综合症或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如瓣膜病、充血性心衰、急性缺血。10常规处理----急性心室率控制大多数患者

3、需要控制心室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症状。治疗的目标:静脉或口服房室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断剂和地高辛),使休息时心室率控制在80~90次/分以下。有心衰时,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可以减轻肺充血,有助于降低心室率。11常规处理----急性心室率控制地高辛(Digoxin)同时具有负性变时和正性肌力作用,故在心衰时为首选药物。地高辛通过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作用于房室结,需要几个小时才起效;当副交感神经张力较低或交感神经张力较高时,往往无效。12常规处理----急性心室率控制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开胸手术后,选择β受体阻断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来降低心室率更好。这类制剂共

4、同的问题是在心力衰竭和低血压时要小心。心衰及低血压13控制心室率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Diltiazem)静脉注射,首剂20mg或0.25mg/kg,2分钟内,如有必要,15分钟后再次静注25mg或0.35mg/kg。静滴维持量为5~10mg/h。长期口服治疗:90~360mg/天。疗效好,耐受性好,与地高辛有协同作用,但不提高其浓度。14控制心室率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与地高辛同用能较好控制运动时心率增快负性肌力作用,心衰患者慎用心肌梗塞后房颤不宜使用15控制心室率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静脉注射,2~3分钟内5~1

5、0mg,必要时30分钟后再用5~10mg。静脉维持:5μg/kg/min。口服:每天120~360mg。疗效好,可能发生低血压。与地高辛有协同作用,且增加其血药浓度。16控制心室率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以下病情: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房颤AMI后房颤及各类心律失常心衰合并房颤:心衰比较稳定后从小剂量开始17控制心室率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静脉注射,每5分钟5mg,总量15mg。口服50~100mg,Bid。疗效好,术后病人效果好,心衰者慎用。18控制心室率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l)静脉注射,1分

6、钟内0.5mg/kg,必要时可重复。静脉维持:0.05mg/kg/min。超短效,尤其适用于术后患者。注意低血压反应较常见。19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强心甙类最适用于房颤伴心功能不全对安静(迷走性房颤)时心室率的效果较好但对活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的心室率的控制有限房颤合并WPW时禁忌对慢快综合症的房颤要慎用20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强心甙类地高辛口服每天0.125~0.5mg。疗效低到中等。心衰时较好。需几小时后才有减慢房室结传导的作用。21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强心甙类西地兰(Cedilanid)静脉注射,每次0.2~0.6mg,不少于5分钟,必要时2~6小时

7、再给0.2~0.4mg,总量1~1.2mg。注射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达最大效应。疗效低到中等。心衰时较好。22常规处理----转复心律24小时内,70~80%的初发AF可以转复为窦性心律。如未能自动转复,应考虑药物或电转复。48小时以内的非瓣膜病房颤,在应用肝素抗凝后转复很安全,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很低。但超过48小时的AF,或有高度栓塞危险的瓣膜病患者,建议先抗凝3周。23常规处理----转复心律排除心房血栓,可肝素化并即刻转复。如左心耳看不清楚,也要先抗凝3周。无论哪种方法,转复后均应继续应用华发令3~4周以防转复后血栓形成。在没有二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