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

ID:5810739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5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_第4页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定西市中考改革实施方案(修订稿)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我市中考改革(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甘教厅〔2009〕51号)以及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出以下贯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稳步推进中考改革。目的是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加强招生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

2、教育实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中考改革要改变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学业考试成绩逐步向等级制过渡,建立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保送生制度、推荐生制度和特长生制度,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三)各县区在当地政11府的领导下,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统一划定高中录取分数线。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的升学招生考试一次进行。任何学校不得单独组织招生考试。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

3、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一)学业考试结构设置初中毕业学生的学业考试要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单独命题各科试卷满分为120分;物理和化学合卷,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合卷满分为200分(100分+100分);七科五卷总分为760分。地理和生物在课程结束时由县区统一命题进行会考,成绩等级作为普通高中录取时的依据;各科全部为闭卷考试,英语含听力测试。实验课考查由学校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完成。体育课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

4、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课程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教体〔2009〕8号)精神实施。全市各县区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规定的课程都必须开足并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学业考试与评价体系。学业考试成绩原则以等级制呈现。11(二)考试范围和时间:依据省上制订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命题指导纲要》和国家下发的《课程标准》组织命题。考试时间全省统一:6月16日6月17日6月18日上午语文9:00-11:30数学9:00-11:00英语9:00-11:00下午理化(合卷)15:00-17:30政史(合卷)15:00-17:30(三)考务管理市上统一领导,县区组织实施。毕业学校根据考生志

5、愿集体报名,本着“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划片设置考点,插花编排考场,交叉监考。阅卷应以县区为单位集中分科统一评阅。阅卷人员必须是在职的专业教师。应确保阅卷工作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要加强对主观题阅卷质量的管理,如在作文阅卷中要认真落实三人独立阅卷的要求。各县区要加强试卷接运和安全保密的管理,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四)统计与评价考试结束后,各县区应将中考成绩分科统计报送到市招办,市上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试卷抽样分析,写出质量分析报告。通过总结、分析、对照,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学科间的差距,以便指导学校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五)收费标准11

6、新的收费标准未出台前,仍然执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将初中会考考试费调整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价费〔2007〕179号)。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确定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全面完善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份量;无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普通高中不予录取。将《定西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试行)》(定市教发〔2006〕23号)的附表一中各栏目的分值进行了调整,总分不变(见附表)。(一)基本原则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

7、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利于高中多元化自主录取新生。坚持做到评定工作全面、客观、公开、公正,积极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D’的学生不能毕业,也不能参加高中录取。(二)评价内容及方法1、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评价手册。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评价手册格式由市上统一规定后各县区自己印制发给学校。学校必须从七年级起即11开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期进行一至二次,毕业时对三学年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得出综合素质评

8、价结果。3、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